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历史小说>抗战之重生当新四军> 第111章 苏德战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1章 苏德战争(2 / 2)

德国进攻苏联的消息传到重庆,国府很多人暗中称快,尤其重庆高层私下的普遍反应。常申凯就是其中之一,失去了苏联牵制,他立即再次提出先使中共就范,集中河北。

常申凯虽然心念念反共,但也没有感情用事,在苏德之间,选择哪方,涉及到基本国策。虽然自欧战爆发,德军几乎战无不胜、所向披靡,在苏德开战之始,苏军胜负难料的情况下,常申凯明确提出“对俄应以有限度之合作”,选择苏联,等于排除了德国。他指示宣传部“我报纸务一律表示同情于苏联”,定下宣传基调。并在之后国府会议上进一步明确,要促成中、美、英、俄互助。

苏德战争的消息传到沂蒙军区,也在军区引起了很大的思想波动。一是德军的势如破竹,惊呆了有些人,对苏联的命运产生悲观的想法。二是我党长期宣传莫斯科是革命圣地,因此不少人鼓动要武装保卫苏联。针对这种情况,杨文翰、黎玉、刘炎、李振华分别到抗大、军队、党委发表演讲和座谈,提出一切行动听从延安总部指挥,延安总部有通盘考量。和广大党员一起讨论苏德战争,告诉他们德军一时的顺利并不代表不了最后的顺利,从战略上、战争潜力、国土纵深、天气因素、政治思想等方面论证苏联不可能失败,李振华更是断言苏军不久的将来将发起反攻,迎来战争转折点。因为苏德战争的爆发,让大家对曾有预言的李振华更加信服,他对苏德战争后期推演慢慢被大家接受。沂蒙军区逐渐平静了下来。

杨文翰与李振华私下交流时,曾问李振华真有如此大的信心。

李振华点点头,道:"苏军前期的失败一方面主要是由于战略误判造成的,德军完美骗过苏联,造成了战役的突然性,苏军准备不足。另一方面其实在苏芬战争的伤亡情况就可以看出端倪,苏军肃反有经验的军官几乎损失殆尽,但战场是最好的学校,苏军新生代军官很快就会成长起来。最后一方面就是苏联纵深太大了,战争潜力也是德军不可比拟的,还有严寒的天气因素。苏德之战我看好苏联。"

杨文翰也彻底放下心来。沂蒙军区各项工作稳步推进。不久后,山东军政委员会接收了一批从苏维埃联盟撤退回国的干部,其中有一位姓文名云的干练女性在军政委员会担任妇女部长。李振华在偶然的机会下见到了她。开始他还以为自己看花了眼,后来他才确认没错。他感慨自己这只小蝴蝶居然改变了文云的命运,让这位巾帼英雄摆脱了在苏维埃联盟的悲惨遭遇。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