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法律的终局
宁安市人民法院的审判庭里,旁听席上坐满了人。后排几个穿着迷彩服的打工者交头接耳,不时望向被告席——那里坐着三个脸色苍白的人:张某、付某和王某。张某的右腿上戴着假肢,付某双手被手铐铐在扶手上,王某则低头盯着膝盖上的围裙,那是她被捕前正在缝补的衣物。
"现在开庭。"法官敲响法槌,声音在空旷的法庭里回荡。
一、庭审焦点:冲动还是预谋?
公诉人站起身,翻开卷宗:"本案事实清楚,证据确凿。被告人张某、付某因琐事殴打被害人白云飞,致其死亡,后由被告人王某协助处理尸体并抛尸。现有DNA证据、凶器、抛尸工具及三名被告人的供述相互印证,足以认定其犯罪事实。"
辩方律师起身,清了清嗓子:"法官大人,本案确系命案,但我的当事人张某和付某属于酒后失控、临时起意杀人,且案发后有悔罪表现。至于王某,她只是被动协助,请求法庭从轻处罚。"
"反对!"公诉人反驳,"根据被告人供述,他们在杀害被害人后,精心用棉被、编织袋包裹尸体,并用拖拉机转移抛尸,甚至故意利用水流特性避免尸体过早被发现。这一系列行为表明,他们对抛尸有明确计划,具有预谋性。"
法官转向张某:"被告人张某,你是否承认公诉人所述事实?"
张某抬起头,目光扫过旁听席,最终落在王某身上。她正咬着嘴唇,眼睛红肿如桃。他想起被捕后第一次见到王某时,她隔着会见室玻璃说的话:"其实那天早上,我看到白云飞动了一下......如果我当时打120,也许......"
"我承认,"张某的声音沙哑,"但我真的没想杀他。那天喝了酒,脑子糊涂了......"
"糊涂?"法官追问,"那为何要用绳子捆绑尸体?为何要选择凌晨抛尸?"
张某低下了头,冷汗从额角滑落。他想起付某说过的话:"天亮了就不好办了,趁没人看见,赶紧扔江里。"这句话,成了公诉人认定预谋的关键证据。
二、家庭的破碎与救赎
付某突然站了起来,手铐在扶手上撞出清脆的声响:"法官大人,人是我杀的!跟我妹夫没关系!他腿瘸,是我逼他帮忙的!"
王某闻言猛地抬头,眼中闪过一丝震惊。张某则苦笑着摇头:"别傻了,哥。咱们都有错。"
法庭里一片寂静。张建国坐在旁听席上,看着这对大舅哥和妹夫,想起审讯时付某曾说:"我从小没爹没妈,是妹妹把我拉扯大。她嫁了个瘸子,我就得替她撑腰。"这种扭曲的保护欲,最终让三个人都走上了绝路。
"被告人付某,"法官说,"法律不会因所谓'撑腰'而姑息犯罪。至于你是否主犯,需结合证据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