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十年,夏。
宝庆城外三十里,太平军连营十里,旌旗如林。
石达开立于一处高坡之上,远眺那座被围困数月的城池,他身着素白战袍,腰悬长剑,眉宇间透着几分疲惫,却仍掩不住那股睥睨天下的气势。
"翼王,城内粮草将尽,守军已是强弩之末。"部将赖裕新拱手道,"不出十日,宝庆必破。"
石达开微微颔首,目光却越过城墙,望向更远的西方。
"宝庆不过一城,取之易如反掌。然此地乃入川要冲,若得之,我等可西进巴蜀,据险而守,成一方霸业。"。
他顿了顿,又转向东北方向,"亦可顺资江而下,入洞庭,直取武昌,与天京遥相呼应。"
正说话间,一骑快马飞奔而至,马上斥候滚鞍下马,单膝跪地:"报!湘军李续宜部已至新化,距此不足百里!"。
石达开眉头一皱:"李续宜?李续宾之弟?"
"正是,还有刘长佑部从武冈赶来,左宗棠、刘岳昭亦在途中。"
石达开冷笑一声:"好啊,都来了。李续宜为兄报仇,刘长佑替江忠源雪恨,左宗棠一向视我为眼中钉。"
他转身对众将道,"传令下去,加固营垒,准备迎敌。湘军虽众,不过乌合之众,各部必有嫌隙,我等以逸待劳,必可一战而胜!"。
资水河畔,湘军大营。
李续宜立于帐前,望着湍急的江水出神。他年约三十五六,面容刚毅,眉宇间与已故兄长李续宾有七分相似。
李续宾在三河镇被石达开原下属陈玉成、李秀成等设计围困,力战而亡,尸骨无存。
如今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李军门,刘军门到了。",亲兵上前禀报。
李续宜收敛心神,转身迎向骑马而来的刘长佑。
刘长佑年近四十,身材瘦削,双目炯炯有神,乃是江忠源旧部。江忠源在庐州一战中死于石达开之手,此仇不共戴天。
"刘兄,别来无恙。"李续宜拱手道。
刘长佑翻身下马,还礼道:"李军门久等了,左季高何时能到?"
正说着,远处尘土飞扬,一队人马疾驰而来。为首者一袭青衫,面容清癯,正是左宗棠。
他身后跟着一位年轻将领,约莫三十出头,英气逼人,乃是刘岳昭。
"两位久等了。",左宗棠下马笑道,"岳昭贤弟从长沙带来了新式火炮,正可一试锋芒。"
刘岳昭上前见礼:"见过两位军门。周宽世周总兵所赠火炮二十门,皆已运抵,射程可达三里,精准无比。"
四人入帐议事,亲兵奉上茶水后退下。帐内一时沉默,各怀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