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着。"胤礽一袭明黄朝服跨入门槛,怀中还抱着熟睡的小公主。他指尖抚过衮服腰间的缠枝莲纹,突然解下自己凤袍上的翡翠压襟——正是当年灵魂互换时,石静娴穿越带来的现代物证。5
满殿宫人跪伏在地的刹那,他将压襟按在凤凰心口:"礼部尚书可还记得?康熙三十四年太子妃省亲遇刺,刺客的刀正是被这枚翡翠挡下。"1 张廷玉猛然抬头,看见新帝与皇夫相触的指尖在微微发抖。
辰时的朝阳刺破云层时,石静娴立在九龙曲柄华盖下。腰间缠枝莲纹随着步伐若隐若现,心口的翡翠压襟滚烫如当年解剖过的女尸锁骨——那具让她穿越时空的尸骸,此刻正在太医院冰窖里躺着。4
"吾皇万岁——"山呼海啸中,她望见祭坛下乌压压的朝臣。前排的裕亲王正在偷拭眼角,三年前他因女儿被八王党凌辱而倒戈;后排的汉臣激动得须发皆颤,这是百年来首位允许汉官执掌户部的皇帝。
当三跪九叩进行到第二遍时,石静娴忽然察觉衮服后襟发紧。胤礽作为皇夫本该立于丹陛之下,此刻却借着整肃仪容的机会贴近她后背:"别回头,礼冠珠串缠住了我的朝珠。"
她憋笑憋得喉头发腥,想起当年灵魂互换时,他第一次替她更衣也是这般笨拙。祭文诵读声里,胤礽的气息拂过耳畔:"记得换回身体那夜你说的话么?你说若我肯让出太子之位..."10
"朕现在要的可不是太子之位。"她反手扣住他腕骨,感觉到对方脉搏与自己同频震动。祭坛下的钦天监正使突然高呼吉时到,两人交缠的衣袂在晨光中融成一片灿金。
太和殿前九百九十九级台阶铺满红毡时,石静娴看见八王党残余的宗亲跪在右侧。他们头顶的东珠顶戴被卸去三成——这是今晨胤礽亲自带粘竿处查抄的成果。左侧的蒙古亲王捧着哈达的手在发抖,他身后站着二十名草原绣娘,每人袖中藏着能改龙袍尺寸的金丝线。
"陛下,该受玺了。"司礼太监的提醒带着颤音。石静娴却盯着龙案上的传国玉玺——缺了一角的和田玉,是胤礽当年为救被山匪绑架的她,亲手用箭簇劈开的。7
当她的手即将触到玉玺时,殿外突然传来骚动。粘竿处都统疾步冲入,附耳急报:"京郊发现八王党私兵!"石静娴余光瞥见兵部尚书额角的冷汗,想起三日前他呈上的《京畿布防图》有个细微的缺口。
"来得正好。"她突然高举玉玺,任蟠龙纹路硌疼掌心,"传旨:开德胜门,迎客。"胤礽在丹墀下轻笑出声,他今晨特意将京营虎符塞进了小公主的襁褓——而此刻那襁褓正由太皇太后抱着,坐在重兵把守的慈宁宫。
巳时的日光照进太和殿时,石静娴听见自己的心跳声与登基鼓乐共鸣。衮服腰间的缠枝莲纹裹着三十八个补丁,这是比十二章纹更鲜活的图腾。当最后一声"万岁"消散在檐角,她转头望向胤礽,用只有两人能听见的声音呢喃:"这龙袍尺寸,刚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