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在辰时骤歇,石静娴踩着湿滑的龙纹御道走向宝座。礼部尚书刚要唱"跪",她突然抽出康熙留下的龙泉剑劈向香案——藏在蟠龙烛台里的《推背图》残页纷纷扬扬,正是预言"女主昌"的第四象。
"诸卿可知此物?"剑尖挑起残页掷向隆科多,"永徽五年,李淳风献《推背图》于唐高宗,言'女主昌'时,长孙无忌也曾说是牝鸡司晨。"
胤礽适时捧出个鎏金匣,里头躺着武则天亲书的《臣轨》残卷。当他念到"夫人者,国之先"时,太后颤巍巍地从凤辇站起,这位曾反对女子称帝的蒙古格格,此刻望着石静娴额间滴落的血雨,恍惚看见四十年前孝庄太皇太后力排众议的身影5]。
"报——"粘竿处侍卫满身泥泞冲入大殿,"遵化皇陵急奏,世祖帝宝顶涌出清泉,显'女帝临朝'四字!"
石静娴接过胤礽递来的松烟墨,在传位诏书上添了朱批。当她将玉玺重重按在"石氏静娴"四字上时,朝阳刺破云层,太庙方向传来七十二声钟鸣——比康熙登基时还多出九响,恰合九五之数。
钦天监的铜壶滴漏突然倒转,额尔泰瘫坐在自己带来的《洪范五行志》上。石静娴俯视这个曾说她"命犯天罡"的老臣,想起穿越初年他批自己"克夫"的卦辞,如今卦盘上象征帝星的紫微垣正悬在她冠顶4]。
"传旨。"她将染血的朝珠抛给胤礽,"钦天监改称灵台署,今后观星者需先学《甘石星经》,再读《周髀算经》——朕要的可不是只会背五行志的应声虫!"
退朝时,石静娴在龙椅缝中摸到张字条,是胤礽用他们初互换身体时约定的暗语所写:"乾清宫地砖第三列第七块,有皇阿玛留的《女诫》注解本。"她望着丈夫消失在汉白玉阶下的背影,忽然笑出声——那本书里,康熙用朱笔批注的"妇人柔顺"四字,早被胤礽改成"刚柔并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