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章 龙涎之谜(1 / 2)

烛火在砚台边缘投下摇晃的光影,婉儿捏着日记的手指被烛油烫出红痕,却浑然不觉。父亲的手指在 "龙涎饮之见先祖" 七字上反复摩挲,指腹碾过纸页间经年累积的霉斑,墨色在泛黄的宣纸上洇出淡淡水痕,像极了颐和园井中那团挥之不去的浊影。

"光绪三年的《内务府贡品录》曾记,暹罗国进贡过三斛龙涎香," 父亲忽然开口,狼毫笔尖在砚台里重重一转,墨汁溅在案头的验水报告上,将 "铅汞超标" 四字染成深黑,"但据《本草拾遗》记载,龙涎本是抹香鲸肠内分泌物,燃之有清神辟秽之效,从未有饮用之说。" 他忽然抬眼,目光如刀划破烛影,"且近年海关卷宗显示,暹罗贡品早于戊戌年春便改道南洋,太后为何能在颐和园井水发现 ' 龙涎 ' 异味?"

婉儿指尖划过日记中那串神秘符号,忽然想起前日在储秀宫后巷撞见的老太监。那人佝偻着背清扫落叶,袖口绣着早已废止的同治朝云雷纹,当她经过时,扫帚尖突然点在她裙摆:"姑娘可知,龙涎香遇火则明,遇水则暗?" 此刻再想,那沙哑嗓音里藏着的,分明是欲言又止的警示。

"或许此 ' 龙涎 ' 非彼龙涎。" 婉儿抽出父亲案头的《千金方》,翻至 "香药篇" 时,书页间飘落半张泛黄的笺纸,是父亲早年查办贪腐案时记录的贡品清单,"您看,去年腊月顺天府呈贡的 ' 瑞龙涎 ',实则是以檀香、甲香混合鲸蜡制成的仿品,造价不及真品十分之一。" 她的手指停在 "经办人:内务府员外郎孙之涣" 的名字上,此人正是颐和园井水主管太监的表弟。

父女俩决定从查访京城香铺开始。次日晌午,琉璃厂 "闻香阁" 的铜铃在寒风中作响,掌柜的算盘珠子刚磕出半声,便被父亲亮明的腰牌惊得面色发白。当婉儿取出日记中撕下的 "龙涎" 二字拓片,老人浑浊的眼球突然剧烈抖动,柜台下的手正偷偷摸索着什么。

"同治十三年冬," 父亲忽然说起一桩旧案,"养心殿东暖阁突然失火,救火太监在灰烬里发现半片烧焦的香饼,经大理寺化验,含有大量助燃的硝石粉 ——" 话未说完,掌柜的膝盖已重重磕在青砖上:"大人饶命!小的确实替孙大人调过 ' 假龙涎 ',但从未想过害人!" 他抖着手从柜台暗格里掏出个漆盒,里面躺着十二粒黑褐色药丸,"这是孙大人让配的 ' 引魂丹 ',说给宫里贵人安神用的,配方里有... 有井底沉沙和死人指甲..."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