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历史小说>忆宋:顶级权谋对决【北宋篇】> 第79章 宋夏和议中的智者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9章 宋夏和议中的智者(1 / 2)

转眼间,大宋与西夏对峙已经过了四五个年头,且不说大批士兵的伤亡,巨大的战争开销也让国家不堪重负,大宋朝廷越来越希望以一种较为体面的方式,寻求这场战争的结束。

此时宋辽已经修订达成新的盟约,于是按照约定,辽国向西夏转交了要求停战的国书。宋朝也随即遣使前往西夏递交国书,表达了希望停止对抗的和平愿望,国书中说,只要李元昊放弃对外称帝,其他的都好谈。

但和需要大量养兵屯粮的宋朝不同,以战养战的西夏没有什么经济负担,他们不急于结束或者说更乐意于战争状态。因此对于辽国舅舅的来信、宋朝的来使,西夏就极度缺乏停战的诚意。

迫于压力,庆历三年(1043)春正月,李元昊正式派遣使者来到延州,要求到开封觐见大宋皇帝递交国书,这是宋夏之战之后,李元昊第一次派使者前来,但是颇有些应付的味道。

在这个国书复文里,李元昊自称“男邦泥定国兀卒曩霄上书父大宋皇帝”,“兀卒”是西夏语的音译,意思就是皇帝;“曩霄”则是李元昊新改的名字。

这对于宋廷来说,是绝对不能接受的。作为曾经的一名臣子,让大宋皇帝承认你的称帝,代表着皇权秩序的崩溃、正统地位的削弱。而对于李元昊而言,称帝这件事情能让他获得辖区最高法理地位,按他说法就是“如日之方中,止可顺天西行,安可逆天东下”,因此他也决不愿放弃帝号。

对这样所谓的“和平国书”,范仲淹坚决反对签署。他直接看穿了李元昊的用意:“李元昊坚持对宋称帝号,这正说明他的野心。这个时候的遣使求和,只是担心宋辽的同时施压,在使缓兵之计罢了。”

富弼和庞籍也说:“李元昊不向我们称臣,明显这次求和只是在应付,看来他们还是野心不死。”

君臣们最后形成了统一意见,大家都认为,李元昊显然是想与大宋分庭抗礼,这是不可接受的。由此赵祯决定,拒绝西夏的无理请求。

就这样,宋夏之间的第一次和谈,因为自称“兀卒”、不称臣,未获宋朝方面同意。

五月,辽兴宗致书来宋,询问“西夏约和之事了与未了”,辽国那边也很着急,因为协议写得很明白,只有辽国协调成了,那边宋才给钱。眼看宋夏还在闹腾,辽国急了,于是又派人去西夏催促,让外甥李元昊不要喊什么“兀卒”,赶紧停战,我还要赚钱呢。

在舅舅的催促下,李元昊第二次派来了使者,而这次的要求更像是一次扯淡,变得更加的荒诞和敷衍,让宋朝君臣一下子陷入了无语癫狂。要求“巨细凡十一事”如下:割地、增加岁赐、放开西夏青盐入宋境贸易、允许党项人至京师贸易、不称臣、自立年号……他们也说了,按宋朝要求,自己这边可以不称“兀卒”,而是谐音改称为“吾祖”。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