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历史小说>忆宋:顶级权谋对决【北宋篇】> 第80章 轰轰烈烈的变法开始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0章 轰轰烈烈的变法开始了(1 / 2)

庆历三年(1043年),这已经是赵祯亲政的第十个年头。

一些有远见卓识的臣子们开始自审国家的治理体系,向皇帝上书请求变法,皇帝也开始意识到问题的急迫,不断擢拔有思想有朝气的年轻人进入中枢和台谏,广泛征求变法的理念和路径。在那个时候的宋朝,变法好似一场大风满楼的山雨,已经势在必行。

有人问了,那为什么要变法呢?

以前的李沆、王旦不都是因为不搞改革变法,所以才成为名相的吗,制度执行得都挺好,国家好像也,怎么到了赵祯这就必须得变法?是以前制度制定错了,还是现在的人执行得不好?

都不是,答案是因为“时间”。

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企业、群体,时间久了都需要变法,这是因为原有规则下利益沉淀的“阶层固化”。

举个关于这个概念的例子,假如你是一个养殖户,养了一个池塘的鱼,每天早晨你都会把饲料撒给鱼吃,一开始还好,鱼都不大,大家都有的吃。时间一久,一些发育快的鱼会快速游到水面先吃到食物,并且一边吃一边还把其他鱼挤跑,结果他们就会越来越大、越来越强壮,而其他的鱼也就越来越没东西吃、越来越弱小。

后来你想了个办法,放了个网子把池塘隔成了两段,让大鱼单独占一半鱼塘,小鱼占另一半。这样你就可以分开喂食,小点的鱼就也能吃得上饲料,大家共同成长,你年底时候也能多收点重量。

但是大鱼肯定就不干了,因为这样他们吃的食物一下子减少了很多,于是他们齐心协力撕破了你辛辛苦苦放置的隔网,池子又恢复成了原有的样子。

在现实中,任何样的规则执行久了以后,就一定会有一些人利用固有的框架不断攫取各种资源和利益,这些人也许是官员、武将,或者是勋贵、元老等等。而这些资源和利益会不断沉淀,爵位、官位、财富、土地等等老子死了会留给儿子,儿子再积累会留给孙子,这样一年年、一代代积累下来,就会慢慢形成一个个既得利益集团。

当发展到这一步的时候,社会就会变得像一塘死水。上面的人永远在上面,垄断所有的资源,下面的人会永远待在下面,失去了向上的希望,社会也就此失去了运转的动力,阶级矛盾也会越来越尖锐,那么大到一个国家,或者小到一个企业、群体也就离完蛋不远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