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丰西征结束了,大多数武将碌碌无为,种谔却能从中脱颖而出,这其间,他没有去凭借显赫的家世,而是单纯靠着个人的才华和不懈的努力。
战后,他反思了导致失败的根源性运粮问题,思考出可以通过不断前移边境、从而减少境外运粮距离的大胆战略构想。就这样,他把目光盯上了一个西夏的军寨,迫不及待地想要验证自己的想法,这个地方就是葭芦寨。
这葭芦寨虽然是个寨子,但战略地位极高,它位于横山崇山峻岭的葭芦河川口,拿下了他就等于控制住了宋夏之间重要的一条交通要道,并能够辐射周边很大一片区域。但葭芦寨临近西夏重兵防守的宥州,要想吃掉这个寨子,种谔必须先把宥州的敌人清理掉。
元丰三年(1080年)三月,种谔让鄜延军提前结束了休整,派手下大将曲珍率领两万步骑向东川方向进发,途中是大张旗鼓,还不断抢掠西夏的边民。宥州的夏军守将反应还是很快的,派出三万骑兵等候在东川口,打算以逸待劳,以多胜少。
这些夏军从中午等到下午,又从下午等到黄昏,按路程计算,那些宋军早就该到了,但迟迟不见人影。正在他们疑惑间,却从身后突然冲出大批宋军,猝不及防间夏军被杀得大败,宥州守将也被当场砍杀。
种谔的战术堪称战争艺术:原来,他让曲珍的先锋部队大张旗鼓东进,故意引起所有人的关注。当西夏铁骑在宥州城外空等三个时辰,鄜延军主力却已如幽灵般穿越死亡谷,从绝壁攀援而下,疾风骤雨一样闪击夏军背后。那一战,种谔不仅斩获宥州守将首级,更在横山腹地种下楔子——葭芦寨的烽燧与米脂城相望,恰似大宋刺入西夏命脉的两柄利刃。
宋军就以此为据点,不断对夏境进行袭扰,掠夺了大量资源。
试验成功了,于是一个更详尽、深远的战略谋划在种谔的脑海中诞生,他亲自进京面见了赵顼,说出了他的宏大计划:“横山延袤千里、土地肥沃,百姓骁勇善战,又出产战马和盐铁,我们应从宋境沿着米脂、银州、宥州、夏州、盐州一线依次修建城寨、再夺得城池,梯次性把横山区域握于我手,把这里的强民战马、山泽之利尽归中国。基于此,我们就可俯视兴、灵,直覆巢穴。”
紧接着,种谔提出了这个战略的第一步,那就是依托米脂向银州方向筑城,他并根据多年的实战经验,规划出了最为合理的筑城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