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福通溃败的速度超过了所有人的想象,等到明军赶到滁州之时,不但刘福通之前三路全被元军夺回,他自己更是被逼至汴梁。
同刘福通三路大军一样,汝阳王察罕特穆尔也是派出三路大军。
一路由其义子王保保率领,西进甘肃,将刘福通部将李喜喜、白不信所部全灭。
二路李思齐出兵山东半岛,将毛贵一部赶回海州。
中路则是汝阳王亲自带兵,从大都一路打到南,让刘福通主力部队元气大伤。
而明军得到的消息则更加精确。
范遥传回来的消息是,绍敏郡主同样藏于军中,为汝阳王出谋划策。
二路大军中,看似是李思齐为主将,其实完全是绍敏郡主指挥。
她派出使者,暗地里联系上了张士诚与方国珍二人,许以二人高官厚禄,将二人诏安。
同时命令张士诚与方国珍,一旦明军有所行动,他们二人军队就配合元军,三路夹击明军。
明军上下也知道情况危急,若是这时回头,回援应天府,则刘福通必将被汝阳王所灭,到时明军就要面对三方共同围攻。
而若深陷汴梁战场,则后方危险,应天府不知能不能扛得住张士诚等人的进攻。
所以要救刘福通必须要快,赶在三方将自己合围之前,打掉元军主力,才能掉头收拾张士诚和方国珍。
这是一个危险,同时也是宋青书的机遇,只要能击溃元军,打败张士诚二人,则长江一带尽数归于宋青书掌握,明军气数已成。
宋青书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叮嘱范遥,让他务必收集好张士诚与方国珍通敌的证据,好回头收拾这二人。
同时命令部下,加强应天府的防御,以好应对张士诚与方国珍的进攻。
并命令彭和尚,让他出兵襄阳,牵制住王保保的西路军,随时准备切入主战场支援明军。
作为明军真正的大后方,彭和尚那里有充足的火器,宋青书相信,彭和尚完全能应付王保保那一路兵马。
所以明军要防的就是正面战场上的汝阳王于东路的绍敏两军。
这二人,汝阳王察罕特穆尔一生征战无数,军事素养相当的高,将是明军主要对手。
而绍敏郡主狡猾莫测,智计极高,同样不好对付。
最终刘伯温提议,由徐达和常遇春率领大部分兵马,在正面战场上抵挡汝阳王。
有宋青书等人另率一部,支援海州,防止元军东路军攻破海州,切断明军后路。
在让殷野王率领一部分水军,突破张士诚在长江口的防御,从海上配合明军攻打海州。
刘伯温此次的安排就是,正面战场上牵制住汝阳王的军队,东西两路为主要进攻,只要有一路获胜,则可支援正面战场,将汝阳王全军控制在黄河以南。
这样或许可以将元军主力一网打尽。
众人听完刘伯温的计策,全都点头同意。
“要不让范遥出手,直接绑了元东路军的绍敏郡主和李思齐,这样不就能兵不血刃的拿下东路了么?”
杨逍此时提议,干脆让卧底在汝阳王府的范遥出手,绑了绍敏郡主或是直接杀掉,这样更加方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