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时元军东路大军群龙无首,明军正好将他们全部解决。
“这样做范遥兄弟恐怕危险,绍敏郡主身边高手众多,若是不成功,恐怕范兄弟无法全身而退。就算成功了,我们也仅仅是赢了这场战役,但是却失去了一个重要的卧底,实在得不偿失。”
宋青书皱着眉,杨逍的提议他很是心动,但是用牺牲兄弟来换取胜利,宋青书还是下不去这个命令。
而且范遥潜伏在汝阳王府对明军更加有利,他能拿到第一手的情报,这可是不可多得的。
杨逍也只是这么一说,他更加知道范遥在汝阳王府中的重要性。
同时杨逍和范遥亲如手足,怎可让范遥去犯这个险。
而在宋青书拒绝杨逍的提议之后,杨逍非但没有失望,反而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关于应对汝阳王三路大军的计划已定,宋青书当即点齐人马,亲率一部分军队,前往海州,与元军东路军交战。
正面战场则是交给了徐达与常遇春二人。
刘伯温则是在临走之时找到徐、常二人,私底下和他们说,若是元军势大不可力敌,许他们撤至滁州一带。
不必去管刘福通的死活,只要保证明军主力不失就行。
等到东西二路任何一路成功,则可反扑元军,将失去的地方全部夺回来。
徐、常二人自是明白刘伯温的意思,说到底,刘福通不过是现今的一个合作伙伴。
能救下自然可以救下,若是情况不对,明军也不必为他损失太多。
毕竟宋青书是要争霸天下的,若是救下刘福通,说不定日后还要多一个对手。
所以就算宋青书不说,作为手底下的谋士,刘伯温自然要把所有事情都安排好。
这次出兵,看似是支援刘福通,抵抗元军,其实不过是趁机吞并刘福通的地盘罢了。
此战过后,长江以南再也没有人是宋青书的对手。
甚至元军若是损失惨重的话,黄河以南都将尽归宋青书。
这就是刘伯温所谋划的,趁汝阳王出兵,搅动各方势力,让宋青书能一统南方。
至于明军会不会输?刘伯温早就想明白了,要不是明军中的火器还不是太多,恐怕早就鼓动宋青书直接北伐了。
元军仰仗的骑兵在明军新式火器面前简直如纸一般,轻轻松松就能击穿。
也就是如今的弹药补给无法支撑北伐,刘伯温才建议休养生息,积攒力量。
没想到汝阳王竟然主动出兵,将刘福通的势力打残,让明军能够名正言顺的派兵支援。
将一切安排明了,刘伯温跟上宋青书的队伍,与他一同前往海州,会一会这个在宋青书口中机敏过人的绍敏郡主。
而在汝阳王军中,也得到了宋青书出征的消息。
汝阳王同样做出相应调整,以应对接下来的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