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宴的筹备进入了最忙碌的阶段。李建国成了“后勤总管”,拄着木棍,在院子里踱来踱去,声音洪亮地指挥调度。杨素芬则是“总厨”,带着几个本家妯娌和巧手的邻居媳妇,在临时砌起的几口大灶前忙得团团转。自家地里刚拔回来的萝卜水灵脆甜,窖藏的大白菜青翠饱满,新挖的土豆滚圆结实,刚摘的蒜苗碧绿鲜嫩……各种时令蔬菜堆成了小山。新榨的、金黄透亮的菜籽油在巨大的铁锅里滋滋作响,散发出醇厚的香气。
“素芬婶子,这鱼咋弄?”一个媳妇提着刚刮鳞去内脏的大草鱼问。
“酸菜鱼!用咱新榨的油爆香辣椒花椒,酸菜是咱自己腌的,汤头鲜亮!”杨素芬头也不抬,手里飞快地切着肉丝。
“那鸭子呢?”
“一半做啤酒鸭,用咱的土鸭,肉紧实!另一半和冬笋一起红烧,笋是后山刚挖的!”杨素芬胸有成竹,“鹅就炖土豆粉条,大锅炖出来才香!五花肉做扣肉,用梅干菜垫底蒸!”
“还有蜂蜜呢!”李建国在一旁提醒。
“忘不了!”杨素芬笑了,“蜜汁藕片!再蒸个蜂蜜南瓜盅,给孩子们甜甜嘴儿!”
厨房成了热气蒸腾、香气四溢的战场。大锅炖肉的浓香,酸菜鱼的热辣辛香,蒸腾的水汽混着菜籽油香、蜂蜜甜香,交织成一股令人垂涎欲滴的盛宴交响曲。李文杰和杨喜兰被“赶”出了厨房重地,只能帮着贴喜字、摆桌椅板凳。听着里面锅碗瓢盆的叮当声、婶娘们爽朗的笑语声,闻着那越来越浓郁的、属于家的、属于丰收的、也属于他们自己喜事的醉人香气,两人的手不知何时悄悄牵在了一起,相视一笑,满眼都是甜蜜与安稳。
婚礼当天,天公作美,冬日暖阳高照。李家小院和屋前的空地摆满了借来的大圆桌,铺着喜庆的红塑料布。乡亲邻里拖家带口,早早地就坐满了。孩子们在桌椅间嬉闹穿梭,笑声不断。
吉时到,鞭炮震天响。李文杰一身崭新的藏青色西装,胸口别着红花,牵着凤冠霞帔、盖着红盖头的杨喜兰,在众人的欢呼和祝福中,踩着红毯,跨过火盆,步入布置得简朴而喜庆的堂屋。拜天地,拜高堂。当李文杰和杨喜兰向坐在主位、穿着簇新唐装的李建国和杨素芬深深鞠躬时,杨素芬的眼泪终于忍不住落了下来,李建国也红了眼眶,嘴角却咧得大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