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历史小说>众生芸:王者浴血> 第37章 笠翁游世篇(叁)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7章 笠翁游世篇(叁)(1 / 2)

第三十七章:笠翁游世篇(叁)

Part Three:画僧妙笔添锦绣 红楼幻石引奇谈

书接上回!

笠翁之戏,如金针刺穴,虽痛却通淤塞,妙不可言!”

这“芥子班”的名头,因为有袁枚在《随园雅集》上的这几句推崇的话,竟如长出了翅膀一般,在江南士林间不胫而走,搅动起了一池的浑水。

既然是浑水,自然是毁誉参半的。毁者斥其“伤风败俗,引良家子弟入歧途”,“以俚亵之词污圣贤之地,斯文扫地”。

誉者亦有,赞其“道破世情,别开生面”,“于嬉笑怒骂间,见真性情,乃文章之活法”。

越是争议汹汹,看客越是趋之若鹜,仿佛那戏台上演的,是他们自己心底不敢言说的隐秘。

李渔索性赁下秦淮河畔一处稍大的临水楼台,亲题“芥子园”三字,挂匾开演。

白日里排演新戏,锣鼓笙箫不断;夜晚灯火通明,丝竹盈耳,画舫如织,将这一方水榭映照得如同琉璃世界,俨然成了金陵城中最具烟火气的风月场。

这日,芥子园内正紧锣密鼓排演新戏《奈何天》。

此戏讲的是一对痴男怨女,生前因门户之见不得相守,死后魂魄相寻于幽冥地府,却因阴司律法、小鬼刁难,闹出一连串令人啼笑皆非又心酸难抑的波折,终在忘川河畔化作双星,遥望相守。

李渔对布景总觉不满,嫌匠人做的假山花木太过匠气死板,幽冥的阴森诡谲、忘川的苍茫死寂,全无神韵,如同纸扎铺里的摆设,不能令人入景。

“欲得山川真魂魄,幽冥鬼气,李班主,今日吾托大,给你荐这半僧半俗的画疯子……”李渔转身,却见袁枚摇着那把素面折扇,笑吟吟自园中踱来而来,身后跟着一人。

那人身形瘦削如竹,一袭洗得发白、沾着点点斑斓颜料的灰布僧衣,风尘仆仆,脚下芒鞋沾满泥痕草屑。他面容清癯,颧骨微凸,目光却锐利如鹰隼,顾盼间自有一股睥睨尘寰的狂狷之气。最奇特是和尚顶上并无戒疤,脑后一条夹杂银丝的花白辫子随意挽着,用一根枯树枝别住。

“这位是石涛大和尚,”袁枚引见,语气带着熟稔的调侃,“俗名朱若极,前朝靖江王之后。云游天下,一支画笔夺造化之工,神鬼莫测。闻听笠翁兄排新戏,特来瞧瞧热闹,讨杯粗茶。”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