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基之后,百废待兴】
咸阳宫中,金碧辉煌,群臣列班,万国来朝。赵信身着龙袍,端坐于九重宝座之上,目光沉稳如山。
“朕虽登极,然天下未稳。”
“今乱世已终,然盛世未至。”
“唯有以信仰为纲,方能凝聚人心,安定四海。”
他召集百官议政:
李牧主掌军务;
廉颇为镇边大将;
蔺相如总理政务;
白耳祭司长统领信仰事务;
白耳天师协助制定礼法;
嬴稷被封为“秦公”,留居咸阳,辅佐新朝。
赵信宣布:
“自今日起,实行‘五项新政’。”
“凡此五者,皆以信仰为本,施于万民。”
【第一政:设信仰殿,定国教之位】
赵信设立“信仰殿”,由白耳祭司长担任“大祭司”,统领全国信仰事务。
《信仰殿律令》第一条:
凡年满十五者,皆可自愿接受信仰洗礼。
洗礼后,即成为‘信仰子民’,享国家庇护与福利。
同时,他在各州郡设立“信仰分坛”,由白耳祭司主持:
定期举行信仰仪式;
教导百姓忠义仁爱;
提供医疗、教育、赈济服务。
此举极大增强了百姓对新政权的认同感。李牧感叹:
“将军不仅征服了天下。”
“你还赢得了人心。”
【第二政:立信仰军团,保家卫国】
赵信整编全国军队,设立“信仰军团”制度:
中央军:由白耳神军为核心,直属皇帝;
地方军:由各地信仰子民组成,受信仰分坛指挥;
民兵制:农战结合,平日耕田,战时应征。
他还亲自颁布《信仰军团誓词》:
“我以信仰为名,誓死守护百姓安宁。”
“我愿为国而战,为民而生。”
“若违誓言,天地共弃。”
此举极大提升了军队凝聚力和战斗力。廉颇道:
“如此治军,天下谁能敌?”
【第三政:行信仰税法,均贫富之利】
赵信改革赋税制度,推行“信仰税法”:
凡信仰子民,只需缴纳‘信仰税’十成之一。”
非信仰者,仍按旧制缴税。
这一政策鼓励百姓主动接受信仰洗礼,也减轻了底层民众负担。此外,赵信下令:
在各地设立“信仰仓廪”,储备粮食;
遇灾年则开仓放粮,救急扶困;
设立“信仰工坊”,提供就业机会。
蔺相如奏报:
“陛下新政施行三月,民间怨声顿减,盗贼绝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