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克白马津,切断敌军援兵;
连克酸枣、长垣等县,扩大控制范围;
设立“行军政署”,推行新政十策;
组建“河南义军分部”,吸纳本地武装。
张猛虎成功联络到颍川黄巾余部首领李仲康,双方合兵一处,兵力增至一万五千人。赵信趁势发布《讨腐檄文》,痛斥洛阳朝廷贪腐无道、苛税害民,并号召各地豪杰响应: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今日之乱,非起于民,而生于政!”
“凡愿兴义师者,皆可得我军支持。”
此文传遍中原,引发强烈反响。多地士族、流民、小股武装纷纷归附,形成一股席卷之势。
【第三阶段:围而不打,震慑洛阳】
五月,赵信大军逼近洛阳外围,屯兵于巩县、成皋之间,距洛阳仅百余里。但他并未立即进攻,而是采取心理战:
屯兵期间,严禁劫掠,秋毫无犯;
散发传单,揭露朝廷腐败内幕;
释放俘虏,让他们带回“义军仁政”的消息;
在洛阳周边设伏,歼灭多支朝廷侦察部队。
洛阳震动。朝中大臣惊恐万分,纷纷上奏皇帝加强防守。宦官张让怒斥百官无能:
“一群流寇,竟敢逼迫天子?”
但谁都知道,真正的威胁已经来了。
【尾声:问鼎中原,天下侧目】
七月,赵信在成皋设立“河南总指挥所”,正式宣布成立“中原义军联合指挥部”,他本人任总指挥。他还颁布《中原联合纲领》,提出三大目标:
推翻暴政,废除苛税;
均田富民,广设学堂;
联军共治,重建秩序。
此举不仅赢得百姓支持,也引起各地势力关注。有使者自南阳而来,称刘备有意结盟;有书信自江东送达,孙坚愿互通情报;甚至连远在西凉的马腾,也遣使表示愿意保持友好。赵信站在高台上,望着远方滚滚东去的黄河,低声说道:
“我们终于走到了这一步。”
“这不是终点。”
“这才是真正的开始。”
他知道,真正的中原之战,才刚刚拉开序幕。
【乱世再起,强敌压境】
公元186年夏,黄河两岸战火未熄,中原大地风云骤变。斥候急报:
曹操自兖州出兵,连克陈留、济阴等地;
袁术败退南阳,局势动荡;
孙坚据江东,与袁绍结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