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好奇询问:“何为守成之君?”
高景答:“能守先祖基业,稳国内局势,保国力不衰,即为守成。”
“进取之君又如何?”
“于先祖基础上,锐意进取,开疆拓土,超越先祖,乃进取之君。”
嬴政思索后言:“看来,守成不及进取。”
“大王又谬矣。”高景摇头,“秦孝公变法成功,定河西,然至秦惠文王时,张仪游说魏国,方彻底收复,此乃守成。大王欲灭六国,统一天下,此功业后人难及。且春秋战乱数百年,百姓厌战,统一后需守成之君稳基业,复民生,非进取之君穷兵黩武,徒增民怨。大王隐忍不修战,而修水渠,此乃守成。水渠成,国力复,再图灭五国,则为进取。适时守成,适时进取,平衡二者,方为英明君王。”
“原来如此!”嬴政拍案而起,“寡人终悟合格与英明君王之道!赵高!”
赵高应声而出:“小人在。”
嬴政命:“召扶苏来。”
稍顿,又补:“胡亥亦来。”
“喏!”赵高退下。
嬴政释:“扶苏吾长子,性柔,吾曾不喜,然听景纯言,觉吾逝后,扶苏或能守吾基业。”
谈及胡亥,乃吾之第十八子,性情与我颇为相投……
高景微笑,未受史书对胡亥之偏见所扰——待见面再做定论!
不久,赵高引领两人步入:“大王,两位公子已至。”
“入内吧。”
嬴政示意二人入殿,指年长者道:“此乃吾长子扶苏,年岁与大良造相近,年幼者乃第十八子胡亥。
你二人,速见大良造,亦是阴嫚之夫君,吾宗室一员。”
二人恭敬行礼:“扶苏(胡亥)拜见大良造。”
高景回礼:“见过二位公子。”
他细细端详。
扶苏年岁相仿,面容略显稚嫩,气质温文尔雅,言辞不咄咄逼人。
胡亥仅五、六岁,双目异色,左眼冰蓝,右眼金珀,面容俊秀,一派天真烂漫。
嬴政言:“尔等亦坐,聆听大良造之教诲,望有所得。”
“遵命,父王!”二人行礼后,跪坐。
高景直言不讳,连番发问。
扶苏回答得体,言谈间透露出儒家风范,对高景满怀敬意。
令人讶异的是,胡亥虽小,对秦国律法却颇为熟知,高景一问,即对答如流。
高景赞曰:“十八公子聪慧过人,不知师从哪位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