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年,
小行星带辽阔的范围内,被之前由负熵研究院划定的若干个资源富集区域内,均已经有了用作资源开发的大量智能机械,以及用作资源材料加工的一定智能工业。
人联纪元第33年,
火星表面各智能工业群配合,完成了首艘由火星区域建造的电推进飞船,
这是继地面智能工业,月面智能工业,人联内,第三处有独立产出大型电推进飞船的地方。
人联纪元第34年。
金星细丝带智能工业带晚了火星一步,但依赖于一些其他区域的资源供给,
同样实现了,在火星区域的电推进飞船建造。
人联纪元第35年。
大量电推进飞船更进一步被生产出来了。
从地面到月面,从月面再到小行星带,火星,金星,
各区域之间存在的概念,已经更加贴近于早期地面各城市之间的概念。
如果最早的时候,是有地面各巨型城市智能工业区的智能工业构成了一个属于人类文明的超级智能工厂,
那此刻,就是地面智能工业,月面,火星,金星,乃至于单纯负责资源开采的小行星带智能工业,
构成了一个人类文明,在太阳系范围内,更大规模的超级智能工厂。
由大量大型,巨型电推进飞船来往,形成的地月,地火,地金,地球到小行星带之间的繁忙航线,
就是这个人类文明超级智能工厂内的,新的‘传送带’,
忙碌着,繁忙而紧密地运转着,将整个人联内的智能工业区连接和统筹在了一起。
每时每刻,都产生着巨量的生产力。
时间,
再继续来到了人联纪元第36年。
这一年,
虽然负熵研究院,人联没有组织什么庆祝活动,
但时逢秦裕院士一百岁整,
人们自发的,在网络上,在现实中,为秦裕院士不断送出着祝福。
虽然没有像之前为人类文明人联纪元30年的庆典那样一时的盛大场面,
但却断断续续,持续了36年一整年。
在整个人联内,从地面到月面,从月面到火星,
这一整年,不少地方都能够看到秦裕院士的名字,以及人们自发为秦裕院士送上的祝福。
网络上,人们自发为秦裕院士一百岁送上的祝贺,以各种形式,也持续不断,直到这一年彻底结束,都依旧显得格外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