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04电推进系统是之于人类文明过往电推进系统的巨大革新,
在秦裕的带领下,负熵研究院冲破了重重难关,完成了DT04电推进系统的设计和相关技术研究。
在DT04电推进系统中,除了氦3聚变装置,采用了过往成熟的技术以外,
另外的其他核心部分,诸如电推进发动机部分,基本都采用了全新的技术和全新的设计。
毫不夸张的说,除了依旧是走得电推进这条技术路线以外,
DT04电推进系统之于DT03电推进系统各改型,已经完全是两种东西。
很大程度上,这已经是氦3聚变装置作为DT04电推进系统能源装置能够达到的上限,
再往上,想要去触摸电推进这条技术路线的上限,
需要的,可能就是从理论层面,到实际层面更大功率更大输出的更先进能源技术的突破。
需要的已经不只是单纯电推进系统的突破,可能需要人类文明技术水平,整个科技体系,多个领域的整体提升。
这哪怕是有秦裕参与,也是需要较长的时间了。
在秦裕的带领和主导下,此刻的DT04电推进系统,
已经是人类文明目前短时间内,能够完成的,最好的,最合适方案的总和。
当然,
能够在这个时候,被人类文明确定为DT04电推进系统,
自然也是因为,这个新的电推进系统,理论上,已经能够达到一个关键指标。
——最高速度,能够达到5%光速以上。
……
在此刻的生产活动基本由强人工智能协调和统筹智能工业集群完成的情况下,
理论和实际的差别可以说已经很小了。
在负熵研究院将详细的设计方案,相应成熟技术,生产安排交给智脑计划中的强人工智能过后,
强人工智能自然就按照设计方案,生产计划,向人类文明聚居区内,太阳系内各智能工业区的智能工业集群分发下达生产指令了。
按照计划安排,对于这首座DT04电推进系统的生产,将主要在火星表面,各火星城市的智能工业区负责完成,
建造需要涉及的,新的智能工业生产链,也已经在强人工智能的协调下开始进行。
在向强人工智能给出授权,可以往DT04电推进系统的生产中,倾斜足够生产资源和生产力的情况下,
DT04的建造过程中还是进行的很快的。
来自于小行星带和火星本身的原材料经过材料阶段的加工过后,
进入到了火星各城市的智能工业区,变成了整个DT04电推进系统中某个子系统的装置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