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上来说,
目前的星际飞船,特别是秦系列星际飞船上,搭配引力推进引擎使用的聚变能源装置,其实也已经算是够用了。
但考虑到,探查任务中那艘星际飞船将要面临的情况,
人类文明不得不以底线思维去考虑,尽可能增加人类文明这艘将要远航星际飞船,在面对一些极端情况时的能力。
为此,负熵研究院宁愿再等待几年,给那艘将要执行探查任务的星际飞船装上重核聚变装置。
按照计划,当探查任务开始执行,秦裕等人乘坐星际飞船离开太阳系人类聚居区的同时,
一直作为星火计划一部分的星火太空城,也将直接朝着太阳系另一侧驶离。
人类文明是将主动去面对一个和人类文明必然敌对的文明,
不得不去考虑一些比较恶劣的情况。
虽然看起来,当初驱使着2801小行星撞上人类文明母星的未知文明,不会太强,
但人类文明也不得不考虑,在过去这段时间里,那个未知文明是否有像是人类文明那样技术大爆发。
要知道,人类文明从母星文明阶段发展到现在,也就过去几百年。
万一对方文明也像是人类文明这样,那人类文明就需要面对一种极其危险的情况。
此刻,在一切都不太明朗的情况下,人们只能够小心,小心,再小心。
……
人联纪元222年。
秦裕也稍微关注了一下,负熵研究院能动所目前推进着的重核聚变研究项目的进展,
然后,就放弃了直接参与干涉一下重核聚变研究进度的打算。
就跟先前社哲所负责人谈教授说得一样,目前负熵研究院内重核聚变研究项目已经走到了尾声。
在这个时候,秦裕干涉一下,或许能够让整个重核聚变技术的实现再快一点,但也快不了多少。
因为的确是在这项研究中,的确是已经不存在太多问题了。
这也是负熵研究院选择等的原因,要真是需要再等数十年或者更长时间,人们就又等不及了。
这些年,
重核聚变这个能源领域的重要研究项目,算是人类文明这些年一直在推进着的各重要研究项目中,
推进的,最稳扎稳打的一个。
从氘氚聚变到氦3聚变,到现在持续进行着的重核聚变。
在可控核聚变这条研究路线上,人类文明已经持续数百年的研究,可以说已经相当熟悉。
当初基础领域的种种突破,虽然也同样对重核聚变的研究起到了一些启发,
让相关研究员,研究团队更换了一些研究思路,
相当于从基础领域出发,能够从一个更高的维度,看待重核聚变的研究问题。
但不同于其他无工质推进也好,还是其他技术也好,
可控核聚变这条研究路线上,理论本身其实也一直都是比较成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