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历史小说>奉旨当里长:百姓的明义> 第23章 历史矫正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3章 历史矫正(2 / 2)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固了,每一秒都让人感到无比的压抑和煎熬。

终于,有一个官员承受不住这种压力,跪倒在地,颤抖着声音说道:“陛下,微臣有罪,微臣有事情要禀报......”

老朱的目光立刻落在了这个官员的身上,冷冷地说道:“说。”

这个官员浑身一颤,连忙将自己知道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原来他在杨州的时候,也曾经亲眼目睹过杨宪为了稳定杨州,做出的一些事情,当然这些事情最大的既得利益者,自然是士绅阶层,至于最底层百姓的死活,似乎并没有被考虑进去。

比如,放任一些土地的兼并,比如为了快速恢复生产,将一些土地拥有较少的农民直接强行变为佃农,这样也算是更加集中的种植生产。

“哼,果然如此。”老朱听完之后,冷哼一声,目光再次落在了杨宪的身上,说道:“杨宪,你在杨州的功劳不假,但是你的这功劳也害死了不少人....政绩,咱要的政绩不是建立在一些老百姓的鲜血上面,如果是这样,你们跟前元时期的那些官员,又有什么区别?”

杨宪此刻已经彻底地绝望了,他知道自己无论如何也辩解不清了,只能默默地跪在那里,等待着命运的审判。

而其他的官员们,也都用同情的目光看着他,他们知道,这一次,杨宪是真的完了。

“臣,有本要奏....”

这个时候,刘基突然站了出来,这几天他一直在想找个什么样的机会向老朱请辞,这样直接就能够跑到唐家铺去当“出纳”了,直觉告诉他,跟着唐家铺的那小子混比跟着老朱混虽然前途没那么好,但安全啊。

“青田先生?你想说什么?”老朱微微皱了皱眉头,这刘基不会是想这个时候跳出来给杨宪求情吧?

不管出于什么样的目的,老朱对于淅东一脉,也就是刘基这些人,老朱内心是不想封赏过重的,历史上也确实如此,就比如洪武三年,也就是当下今年十一月的时候,刘基仅被封为诚意伯,岁禄也就是年俸只有240石,而同为文臣功劳相差不算大的李善长,被封为韩国公,年俸达4000石,封赏之后刘基自觉待在朝廷没意思了,便再次请辞回乡。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