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汪经纬应了家父的请求,把生猪屠宰的地方搬到了豆腐堰埂的一角,由家父亲自设计,家父年轻时在县城的建筑队学过些土木工程,对布局颇有心得,注重实用性与环保性。
新的屠宰点配备了全套的清洁和处理设施,有专门的排水管道,将血水引入沉淀池,经过多层过滤后再排入农田,作为肥料;所有排出的杂物,如猪内脏、猪毛等,都给豆腐堰中的鱼儿当了养料,让鱼儿长得肥硕健壮。
这是一种互利双赢、让双方都便利的改变,既保证了环境的整洁,不再有难闻的气味,又让资源得到了合理利用,变废为宝。
可这改变背后,是否藏着什么特别的用意,让人不禁心生好奇,却也为这样的安排感到欣慰,毕竟环境好了,大家的生活也能更舒适,邻里间的关系也更加和睦。
家父还与相关方面协商好,就在这个冬天,把老堰的积水全部置换到豆腐堰中进行净化,豆腐堰的水较深,容量大,有足够的自净能力,能容纳这些水体。
等老堰清塘干涸后,再截流月泉的流水引入,月泉的水质清澈甘甜,富含多种矿物质,能直接饮用,让老堰重新恢复清澈,再现往日的碧波荡漾。
而豆腐堰的鱼儿也能获得丰富的养料,长得更加肥硕,到了年底,每户都能分到鲜美的鱼肉。
这一系列安排看似合理有序,却像有股自然的力量在推动,让人感觉一切都在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充满了希望,仿佛看到了老堰重新焕发生机的模样,孩子们在岸边嬉戏,妇女们在水边洗衣,一派祥和的景象。
农村的资源丰富多样,土地肥沃,黑土地能种植各种农作物,水稻、小麦、玉米、蔬菜等应有尽有;山林里有采不尽的野菜,荠菜、马齿苋、蒲公英等,营养丰富;还有野果,酸枣、野梨、山葡萄等,酸甜可口;更有各种药材,柴胡、黄芪、桔梗等,能治疗常见疾病;河流里有鱼虾,鲫鱼、鲤鱼、泥鳅等,味道鲜美。
大有可为,关键在于能否合理地开发利用,这与乡民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直接影响着大家的收入与生活质量,并非无关紧要的题外话。
可在这看似平常的话语背后,却像藏着更深层次的含义,提醒着人们要敬畏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不能过度索取,否则会遭到自然的报复,受到惩罚,让人不禁深思,如何才能在发展与保护之间找到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