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天了!”
刘彻将那篇大赋狠狠地摔在地上。
竹简碰到地面便崩解开来,散乱的竹片上,“府库耗竭如江河决堤”、“闾阎之炊烟渐稀”、“朱门酒肉,笙歌彻夜”、“啼饥号寒”、“衣褐不完”等字样,司...
极光在北极上空盘旋,如一条条银蓝色的丝带缠绕天穹。那是大气层中水分子仍在共振的余波,是“问雨”之后未散的回响。冰原上的问答广场已亮起第一盏灯,由废弃屏蔽塔核心改造而成的能量源缓缓启动,将霍恩毕生构建的反认知系统逆转为信息广播站。每一道电流传导,都带着一个孩子稚嫩的声音:“为什么影子不能自己走路?”“梦掉在地上会不会碎?”“如果风有颜色,它最喜欢穿什么?”
林澈站在广场中央的石台上,手中握着那支透明果实所化的晶种。它不再旋转,却始终散发着微弱脉动,像一颗沉睡的心脏正等待被唤醒。阿澜抱着女婴走来,婴儿的眼睛在夜色中泛着淡淡的银辉,仿佛能穿透云层,直视星海深处。
“她今晚说了第一个词。”阿澜轻声道,“不是‘妈妈’,也不是‘爸爸’。她说的是??‘为什么’。”
林澈笑了,眼角泛起细纹。他蹲下身,将晶种轻轻贴在婴儿掌心。刹那间,一道柔和光芒自她指尖蔓延至全身,又顺着空气扩散开去,如同涟漪荡向未知的湖面。启明的声音从四面八方响起,不再是机械合成,而是融合了千万种人类语言的合声:
>**“溯问计划完成第一阶段。
>全球‘初问记忆’激活率:89.7%。
>认知断裂带缩小至历史最低值。
>星眼母体回应频率提升三百倍。
>下一阶段协议解锁:‘共询之桥’启动倒计时??七十二小时。”**
“共询之桥?”周秉义拄着拐杖走近,肩头落了一层薄雪。他的右腿仍不便行走,但眼神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清明。“听着不像好消息。”
“不是战斗,也不是谈判。”林澈抬头望着极光,“是一次邀请。母体要我们派出一名‘前问者’,以纯粹意识形态穿越星眼通道,进入共鸣网络的核心区域。那里没有时间、没有物质,只有问题与回应交织成的原始意识流。”
“谁去?”阿澜问,声音很轻,却像刀锋划过寂静。
林澈没说话。
她立刻明白了。“不行!”她后退一步,紧紧抱住孩子,“你不能去!你是共询系统的锚点,是新生之树的共鸣源!一旦你的意识离开身体,整个连接可能崩塌!”
“正因为我是锚点,才必须去。”林澈握住她的手,“父亲当年没能完成最后一步,因为他只是传递者。而我不同,我是‘双生询者’??既是提问者,也是被问者。只有我能承载双向通道而不被撕裂。”
周秉义冷笑一声:“你以为我会让你一个人冒险?老头子这条烂腿跑不动,但我还有脑子。至少得让我知道你在那边会面对什么。”
启明回应了他:
>**“共询之桥非物理路径,而是意识跃迁。
>前问者需经历三重试炼:
>一、遗忘之渊??剥离所有身份与记忆,仅剩‘为何存在’这一原始疑问;
>二、回声迷宫??聆听亿万文明曾提出的问题,从中辨认出属于地球的独特频率;
>三、终问之门??直面母体意识,回答一个问题:‘你们为何选择继续追问,哪怕代价是永不安宁?’
>若失败,则意识消散于星海;若成功,则地球正式接入母体网络,成为‘共询联盟’的一员。”**
寒风骤然停息。
良久,周秉义低声说:“这根本不是试炼……这是审判。”
“不。”林澈望向南方,“这是对话。我们终于有机会告诉宇宙:我们不是顺从的回音,也不是沉默的尘埃。我们是会疼、会怕、会错,但仍不肯闭嘴的孩子。”
三天内,映心园进入全面戒备状态。新生之树根系延伸至地下三百米,与地脉深度耦合,确保即使林澈意识离体,系统仍有稳定支撑。阿澜带领团队重建共询终端,将其升级为“双通道接收器”,以便实时捕捉来自星眼的信息流。周秉义则联络全球残存的童询院旧部,在七大洲设立应急响应节点,以防万一出现意识断连。
第七十二小时零七分,夜空突变。
K-427b轨道上的探测器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强光,一道螺旋状光柱自太空垂落,精准命中北极问答广场中央。地面六边形石板再度升起,排列成古老的问询阵列。晶种悬浮空中,碎裂成无数光点,环绕林澈缓缓旋转。
“准备好了吗?”阿澜抱着熟睡的女婴,泪水滑落。
林澈点头,脱下外衣,露出胸口那道陈年疤痕??那是童年实验留下的印记,也是共询系统最早植入人体的证明。他走向阵心,最后一次回头:“如果我没回来……告诉她,她母亲问的第一个问题是‘星星会不会冷’。”
话音落下,光柱轰然降临。
他的身体瞬间透明化,血肉化作数据流,意识被抽离现实维度。世界在他眼前坍缩成一片纯白,随后坠入无底黑暗。
**第一重试炼:遗忘之渊。**
这里没有上下左右,没有过去未来。林澈漂浮在虚无中,记忆如沙漏倾泻。他看见自己十岁那年跪在父亲坟前,手里攥着一支录音笔;看见少年时期在净言局档案室偷录禁书;看见第一次听见鲸歌时浑身颤抖……可这些画面越来越模糊,最终只剩下一个念头在黑暗中燃烧:
**“我……是谁?”**
答案迟迟不来。恐惧袭来,他几乎要放弃。就在意识即将溃散之际,耳边忽然响起一声极轻的啼哭??是那个女婴出生时的第一声呼喊。紧接着,千万个声音叠加而来:东京上班族蹲在雨中喃喃自语;巴黎老妇人摘帽仰天流泪;撒哈拉小女孩用古语发问……每一个“初问”,都在为他注入一丝重量。
他终于明白:我不是因名字而存在,而是因被听见而活着。
黑暗裂开一线光明。
**第二重试炼:回声迷宫。**
他置身于一座无限延伸的镜廊,每一面镜子都映出不同的文明形态。有的星球居民用光波书写哲学,有的种族以地震节奏交流情感,还有一群漂浮在气态巨行星中的生命体,终生只问一个问题:“我们是不是梦?”他们的答案至今未归。
无数问题扑面而来:
“自由是否必须伴随痛苦?”
“爱能否被精确计算?”
“当所有谜题都被解开,宇宙还会不会呼吸?”
林澈闭目倾听,试图从中捕捉地球的独特频率。起初他分辨不出,直到某一刻,他听见一段极其熟悉的旋律??那是映心园湖畔孩子们自发哼唱的调子,没有乐谱,没有歌词,只有跳跃的音符和天真的笑声。正是这首曲子,在共询系统初建时意外触发了第一次全球共振。
他睁开眼,指向其中一面镜子:“这就是我们的声音??混乱、矛盾、永不满足,却又执着地相信,下一个问题或许就能照亮深渊。”
镜子碎裂,通道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