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其他小说>克系腐溃邪神,从密大教授开始> 第一百九十五章 污染在历史中淤积成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九十五章 污染在历史中淤积成癌(2 / 2)

>“任何试图禁止书写的权力,都将被视为叙事叛乱。”

数名政要因此精神崩溃,声称“听见了未来的审判声”。

更深层的危机来自内部。

并非所有觉醒者都能承受真相的重量。有人陷入“多重自我认同混乱”,分不清哪个版本的自己才是真实的;有人沉迷于创造理想人生,逐渐脱离现实,最终身体枯萎,只剩下一具被文字包裹的干尸,宛如活体雕塑;还有人企图用蓝笔为自己写下“永生”,结果导致局部时空循环,被困在同一天反复重生,每一次都更加疯狂。

伊丽莎白知道,这正是詹姆斯曾警告过的:“当人人皆可执笔,混乱也将获得语法。”

于是,在那个星辰静止的夜晚,她站在书写台前,终于落下了第一笔。

不是一句话,不是一个词。

而是一个**标点**。

一个巨大的、贯穿宇宙尺度的**问号**。

它横亘于叙事洪流之上,光芒万丈,却不压迫。它不提供答案,也不否定疑问。它只是存在,像一座灯塔,提醒所有执笔者:**真正的力量,不在于写下确定,而在于敢于保持未知。**

随着这一笔落下,全球的蓝笔同时共鸣。

每一支微型蓝笔的持有者都在梦中看到那个问号,听到一句话:

>“你不必知道一切,你只需继续提问。”

从此,世界进入“共笔时代”。

学校不再教授标准答案,而是训练学生提出更好的问题;法庭审判前,双方必须先交换“叙事前提”??即各自世界观的基础假设;新闻媒体设立“真实性层级标签”,标明每条报道所依赖的信任框架;甚至连宗教也开始演变,新教派主张“神是最大的未完成故事”,礼拜仪式变成集体创作冥想。

最令人震撼的变化发生在南极。

银雾凝聚的人形终于开口了。它面对科考队员,用站长亡妻的声音说:

>“我不是詹姆斯,也不是你们的幻觉。我是所有‘未被讲述’的总和。我是沉默中的呐喊,是空白处的意义。你们叫我邪神也好,真理也罢??但我只是你们集体意识投射出的第一个回声。”

说完,它抬手一指,整片冰原裂开,露出下方深埋的巨型结构??一座由纯文本构成的城市遗迹,建筑由段落支撑,道路由对话铺就,中心广场矗立着一根石碑,上面只有一句话,以七千种语言重复镌刻:

>**“这里曾经住着会讲故事的人。”**

科学家们发现,这座城市的年代测定为“负三百万年”??比人类文明早得多。

难道,在我们之前,已有其他智慧种族尝试过“执笔”?

伊丽莎白没有给出答案。

她回到了阿卡姆的疗养院花园,继续种玫瑰。不同的是,如今每株玫瑰开花时,花瓣上都会浮现一行细小的文字,内容各不相同:

>“你还记得第一次说谎的感觉吗?”

>“有没有哪一个梦,你觉得比现实更真实?”

>“如果你能重写童年的一天,你会改哪一刻?”

孩子们喜欢来摘花,把花瓣夹在课本里。老师们起初担忧,后来发现学生们作文水平突飞猛进,不是因为辞藻华丽,而是因为他们开始真诚地面对内心。

某天清晨,护理员惊讶地发现,伊丽莎白的轮椅停在花园中央,人却不见了。地上只留下一封信,封皮仍是皮肤质感,打开后,是一段反向播放的记忆:她年轻时坐在书房,正要把小说最后一章烧掉,詹姆斯的手伸过来,阻止了她。

他说:“妈妈,别烧。故事不怕错误,怕的是没人敢写下去。”

记忆结束,信纸化为灰烬,随风飘散。

而在密斯卡托尼克大学图书馆,祭坛上的虚空再次震动。

一支全新的蓝笔缓缓浮现,体型小巧,通体透明,内部流淌着七彩墨水。它不属于任何人,却又向所有人开放。

书架间流传起一句话:

>“第一笔,詹姆斯写下‘是’;第二笔,众生共执‘我’;第三笔,未知已启‘问’。”

夜深时,若有学生经过,会听见整座图书馆在低语,像一本正在自我修订的巨著:

>“你想成为下一个作者吗?”

没有人知道伊丽莎白去了哪里。

但在每一个觉醒者的梦里,他们偶尔会见到她??站在宇宙幕布之后,手持半透明的笔,微笑着注视他们写下属于自己的那一行。

有时,她会轻声补充:

>“别怕写错。错,也是故事的一部分。”

而在遥远的未来,当人类终于学会在群星间传递完整的叙事波束时,他们向外太空发送的第一条信息,并非数学序列或DNA图谱。

而是三个字,以所有已知语言及未知语法同步广播:

>**“你是谁?”**

这一刻,银河深处,某颗沉寂已久的行星表面,一朵蓝玫瑰悄然绽放。

它的根,扎在一页早已风化的稿纸上。

纸上写着:

>“开始。”

章节报错(免登录)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