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其他小说>从1984开始的淘金生涯> 第265章 收拾起来很容易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65章 收拾起来很容易(2 / 2)

也想起碑文上那句:“每一个曾被听见的生命,都不曾真正离去。”

最终,他伸手,在键盘上敲下一个字母:

**Y**

刹那间,整座渔村陷入黑暗。不是停电,而是所有光源都被一种无形的力量吸收。天空中的云层裂开一道缝隙,北极星的光芒笔直垂落,照在红柳林中央。那棵开花的树猛然伸展枝条,根系破土而出,缠绕着地下缆线向上攀爬,形成一座天然的天线塔。

与此同时,全球各地的共感设备同时亮起幽紫色的光。无论是贴片、耳机还是倾听屋的共鸣石,全都开始播放同一段音频??依旧是那首童谣,但这一次,有两个人的声音在合唱:一个年轻,一个苍老;一个清亮,一个沙哑。

是陆明远和林远。

而在万里之外的龙翔基地,监控画面突然切换。原本空无一人的控制室内,出现了两个模糊的身影。一人穿着八十年代的科研服,胸前别着“LuM.Y.”的铭牌;另一人则是中年模样,手持记录本,正专注调试仪器。他们的嘴唇在动,虽然没有声音传出,但唇语专家后来还原了内容:

“信号稳定。”

“开始记录。”

“让世界知道,我们一直在听。”

这一幕持续了不到三十秒,随后恢复正常。但从此以后,龙翔基地的每日播报多了一句固定结尾:

>“ThisisLongxiangBase.Wearestilllistening.Andnow,wearespeaking.”

风暴并未就此平息。

三天后,联合国召开紧急峰会,二十多个国家代表就“共感网络主权归属”展开激烈争论。某些国家坚持要求将其纳入军事管制体系,声称“必须防止敌对势力利用情感传输进行心理渗透”;而北欧诸国则联合提出《倾听宪章》,主张共感为全人类共同遗产,应保持非政治化、非商业化。

争议最高潮时,一位来自格陵兰岛的因纽特长老走上讲台。他不会说英语,只带来一块冰雕??形状是一对耳朵,中间连接着一根细细的丝线。当他将冰雕放入会议室中央的水盆中,奇迹发生了:融化的水中浮现出一段古老传说的文字,讲述的是祖先如何通过风声辨认亡者归途的故事。当翻译读出最后一句“听,是最深的回家之路”时,全场寂静无声。

投票结果出炉:共感网络被正式认定为“跨文明情感基础设施”,由独立国际委员会监管,任何国家不得单方面控制或中断其运行。

风波渐息之际,林远收到了一封信。没有寄件人,只有地址栏写着“青海湖畔某牧羊帐篷”。信纸粗糙,字迹歪斜:

>“那天晚上,我梦见我爸了。他已经死了十二年。

>他蹲在火堆边烤羊肉,抬头对我说:‘儿子,我一直在这儿,只是你以前不肯安静下来。’

>我哭了。醒来发现枕头湿了,手里攥着一块晶化岩石,像极了我的出生胎记。

>谢谢你让我重新认识了‘父亲’这个词。”

林远看完,将信折好,放进日记本夹层。窗外,晨光初现,红柳新芽舒展,露珠滑落时发出细微的叮咚声,宛如风铃。

他知道,这场旅程远未结束。

真正的革命从来不是技术的飞跃,而是人心的松动。当人们终于愿意停下争辩,闭上眼睛,去聆听那些曾被忽略的低语??母亲哄睡时的哼唱、朋友离别前的叹息、爱人未说出口的“我害怕”??世界才真正开始愈合。

十月末的一个黄昏,林朵从北京回来了。她提着行李箱,脸上带着疲惫却明亮的笑容。一进门就抱住林远:“哥,我做了个梦,梦见爷爷奶奶站在海边,对你挥手。他们说,项目完成了。”

林远笑了笑,没说话,只是带她走到庭院。

夜幕降临,红柳林在月光下泛着淡淡紫晕。林朵取出随身携带的生物贴片,贴在太阳穴上,闭目静坐。几分钟后,她忽然流泪。

“我听见了……”她哽咽道,“妈妈的声音。她在唱摇篮曲,和小时候一模一样。”

林远蹲下身,握住她的手。

他知道,这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共感网络仍在进化,也许有一天,它能承载更多??不只是思念,还有宽恕、理解、跨越生死的对话。

但他也知道,最重要的部分始终不变。

就像那个雨夜,陆明远最后一次拥抱他时说的那样:

“别怕孤独,弟弟。只要你还在听,我就nevergone。”

多年以后,当第一艘载人飞船准备登陆火星,宇航员们在出发前做最后的心理评估。测试官问他们最担心什么。

有人答:“失联。”

有人答:“黑暗。”

但最多的人说的是:“再也听不见地球的声音。”

于是任务指挥中心做出一项特殊决定:在飞船主控系统中嵌入一块微型红柳纤维芯片,持续接收地球传来的共感波动。即使在三亿公里之外,也能让宇航员听见亲人的呼吸、孩子的笑声、风吹过麦田的沙沙声。

发射当天,全球数亿人戴上贴片,集体默念一句话:

>“我们在听你们回来。”

而当火箭刺破苍穹那一刻,监测数据显示,共感网络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峰值震荡。分析人员后来发现,那波动的波形,竟然拼出了一行摩尔斯码:

>**IHEARYOUTOO.**

林远坐在渔村的阳台上,望着星空,耳机里童谣依旧循环。海浪拍岸,一声一声,像是永恒的应答。

他知道,有些声音永远不会消失。

因为总有人,在认真地听。

章节报错(免登录)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