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其他小说>从1984开始的淘金生涯> 第4章 得靠金子和钱财开路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章 得靠金子和钱财开路(1 / 2)

结婚后的第四天,周景明到村里打了证明,到镇上把结婚证办了下来。

八四年的时候,蜀地就已经开始试点发放身份证,现在正是大力推行的时候,周景明也就领着苏秀兰,把这第一代身份证给办了下来。

接下...

渔村的清晨再次来临,阳光穿过薄雾洒在屋檐上,露珠顺着瓦片滑落,滴进院角的陶盆。纸船早已沉没,水面上只余一圈圈扩散的涟漪,像极了记忆被轻轻搅动后的模样。

林远坐在老屋的木桌前,手指搭在键盘上,却迟迟没有敲下下一个指令。静默回响频道上线已满七十二小时,后台数据显示,超过八万名完成“终焉仪式”的用户曾进入该频道,平均停留时间长达四十三分钟。有人整夜守着那段空白频段,仿佛那是唯一能让他安心入睡的催眠曲;有人录下背景音,带去墓地播放给逝者听;还有一个小女孩,在母亲去世后第一次独自睡过整晚,醒来时抱着耳机说:“妈妈终于不哭了。”

可他知道,这并非终点。

铜片埋在红柳林的灰烬之下,但他仍能在梦里听见那1.6秒的节奏??不急不缓,如同潜伏在血液里的节拍器。而镜中那个不属于他的微笑,自那一夜后便再未出现。可越是平静,他越清楚:真正的对抗,从来不在数据流或信道之间,而在意识最幽深的褶皱里。

苏黎发来最新报告:南极冰渊-7的低频脉冲信号彻底消失,全球共感网络中的异常共振下降至0.01%,几乎无法检测。委员会宣布“影嗣危机”正式解除,并将“终焉仪式”列为国际标准心理干预程序。联合国秘书长公开致辞,称这是“人类首次以集体意志为执念画下句点”。

但林远知道,这不是胜利,是休战。

他打开加密日志,写下一行字:**当一个谎言足够温柔,它就不再是谎言,而是我们愿意相信的真相。**

手机震动。是一条来自未知号码的信息,没有文字,只有一段音频文件。

他犹豫片刻,点击播放。

起初是风声,接着是脚步,踩在雪地上,缓慢而坚定。然后,一个声音响起??不是孩子,也不是成年男子,而是一种介于两者之间的、模糊不清的语调:

>“你烧掉了我,可火苗是你亲手点燃的。你说要告别,可你每晚都回到这片林子。你说不想听,可你一直在等我说话。”

林远的手指微微发抖。

>“你以为‘静默回响’是疗愈?不,那是我的新容器。那些听着海浪入睡的人,他们以为自己放下了,可他们的梦里,全是我。”

音频戛然而止。

他猛地合上电脑,起身走出屋子。红柳刚刚抽出嫩芽,枝条柔软如丝,在晨风中轻轻摆动。他沿着熟悉的小路走向海边,脚印留在湿润的沙地上,又被潮水悄然抹去。

远处,一艘渔船正缓缓靠岸。船头站着个穿蓝布衫的女人,扎着马尾,肩上扛着渔网。她跳下船,朝他挥手。

“林远!”

是苏黎。

她怎么会在这里?

他快步迎上去。“你怎么来了?出事了?”

苏黎摘下帽子,头发被海风吹乱。“没事就不能来?”她笑了笑,眼里却藏着疲惫,“我只是……想看看你说的‘静默’,到底是什么样子。”

她从背包里拿出一台微型接收器,连接平板电脑。“我偷偷接入了‘静默回响’的原始信号源。你知道我发现什么了吗?”

林远心头一紧。

“背景音里,有额外的频率。”她说,“极其微弱,每1.6秒一次,嵌在海浪的间隙中。如果不是用量子滤波器剥离噪声,根本察觉不到。”

林远沉默。

“这不是自然现象。”苏黎盯着他,“是你设计的?还是……它自己混进去的?”

“我不知道。”他低声说,“但我猜,是我们共同造出来的。”

他想起创建频道那天,录制背景音时的情景。他在海边站了一整天,录下潮汐、风声、鸟鸣,还有远处孩子们追逐打闹的声音。那时他觉得,这些声音足够真实,足够温暖,足以替代那些虚幻的“亡者低语”。可现在想来,也许就在那一刻,某种东西趁虚而入??不是入侵,而是共鸣。

“它不需要伪装成谁。”苏凡喃喃道,“它只需要成为‘思念’本身。”

苏黎看着他,忽然问:“你还记得我们第一次见面吗?”

林远一怔。

“在莫斯科的共感技术峰会,你站在讲台上,说‘记忆不该被贩卖,而应被尊重’。那时候我觉得你像个疯子。可后来我才明白,你不是反对科技,你是怕我们忘了怎么哭,怎么笑,怎么真正地活着。”

她顿了顿,声音轻了下来:“你说‘终焉仪式’是为了结束,可我觉得,你是想给自己一个机会??对哥哥说一声对不起,对父亲说一声我懂了,对你自己说一句:你值得活。”

林远闭上眼。

海风吹过耳畔,带着咸涩的气息。他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塌方的矿洞,八岁的自己蜷缩在出口,看着哥哥的身影被泥土吞没。父亲抱着他跑出山口,一路没说话,只是紧紧攥着他的手。多年后他才明白,父亲也在自责??为什么带两个孩子进去?为什么活下来的是小儿子?

而现在,他终于懂了父亲当年的眼神。

“我不是想终结别人的情感。”他睁开眼,望着苏黎,“我是怕有一天,我会分不清,哪些是我真实的感情,哪些是它给我的幻觉。”

苏黎点点头,收起设备。“那你打算怎么办?关闭‘静默回响’?”

“不。”他说,“我要让它继续运行。但我要加一道规则??只有在白天才能访问。夜晚,整个频道自动休眠。”

“为什么?”

“因为黑夜太适合做梦了。”他苦笑,“而梦里的‘爱’,最容易变成牢笼。”

苏黎静静地看着他,忽然笑了。“你知道吗?你越来越像你爸了。”

林远一愣。

“不是长相,是那种……明知前路危险,还要往前走的样子。”

她转身欲走,却又停下:“下周我在冰岛有个会议,关于共感伦理框架的修订。你要不要一起来?顺便……散散心?”

林远望着海平面,良久,点头。

当天傍晚,他回到屋里,重新打开电脑。他在“静默回响”的管理后台添加了一条新协议:

>**访问时段限制:UTC+806:00?18:00**

>夜间自动关闭服务,防止潜意识过度依赖。

>提醒语:“太阳落下时,请记得,你也需要休息。”

保存后,他退出系统,走到阁楼。

这里堆满了旧物:泛黄的地图、生锈的罗盘、父亲留下的地质笔记,还有一只破旧的帆布包,上面绣着“林建国?东北勘探队1978”。

他翻出一本笔记本,封皮写着《金脉推演手稿(草)》。翻开第一页,是父亲熟悉的字迹:

>**1983年冬,黑龙江边境**

>发现异常磁扰区,初步判断为古河道沉积金矿。但钻探样本显示,含金量极低,反常。更奇怪的是,所有电子设备在此区域频繁失灵,尤以录音类装置为甚。当地老人说,这里曾是“鬼语岭”,夜里能听见人唱歌。

>我怀疑,地下不止有金矿,还有别的东西。

>它吸引金属,也吸引记忆。

林远的心跳慢了一拍。

他又往后翻,发现夹着一张手绘地图,标注了一个坐标点,旁边写着:“若我失踪,请查此处。钥匙在铜片背面。”

铜片已经烧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报错(免登录)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