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科幻小说>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第244章 保守派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44章 保守派(2 / 2)

「中肯的。」

「宋代以文抑武,可是吸取了前朝的教训?」

李青拧眉。

谢迁叹道:「说句大不敬的话,大明不是又倒回到宋之前了吗?」

「我有一个疑问,还望几位如实回答。」李青道,「今日你们来,究竟是代表内阁,还是代表文官?」

刘健道:「既不代表内阁,也不代表文官,只代表自己。你无需觉得,我们今日前来,是为了文官的整体利益,真若那般,找皇帝,找太上皇岂不更好?

你在新君面前确有能量,可还没到那个份儿上呢。」

谢迁愤然道:「阁下未免把文官看得太轻贱了,难道我大明上下,全是把圣贤书读到狗肚子里的奸佞?」

李青默然。

他的确对文官抱有偏见。

李东阳见气氛太僵,已然到了没法继续的地步了,忙缓和气氛,道:

「文官也好,武将也罢,或私德有问题,或作风有问题的人,却是屡见不鲜,可忠良亦不缺,退一步说,哪怕是私德丶作风不良的官员,又有谁想亡了我大明江山呢?」

顿了下,「我等从未怀疑先生的赤诚之心,亦相信先生一心为大明江山社稷,之所以屡屡起争执,是因为……先生行事太过激进了。」

李青缓缓开口:「我很克制了,一直以来都是,大明有今日实属不易,太多人付出了太多心血,我岂会不爱惜?」

闻言,几人面色也缓和下来。

李东阳道:「府兵制也好,募兵制也罢,都是为了大明江山,社稷万民,不是吗?」

李青笑笑,道:「你们视募兵制如狼似虎,究其原因不过是汉唐末期惨剧,对吧?」

「可你们有无想过,汉唐末期是什麽光景,我大明是什麽光景?」李青道,「国情天差地别,如何相提并论,若汉唐末年有今日气象,又岂会是末年?」

几人不语。

李青又道:「无论是我的主张,还是皇帝的态度,几时有说要全面推行募兵制?

推行募兵制是壮我明军,而非为了推行而推行!

大明如今的情况,是历朝历代都没有过的,又如何以史为鉴?」

倒上酒,李青就唇饮了,「你们常说,一文一武,一张一弛,方为文武之道。又为何在以文抑武,以武抑文之中做选择呢?」

几人不言。

「至于预防改制后可能会出现的不良状况,我自会考虑进去,只是眼下募兵制试点推行还没开始,说这个为时尚早,待真推行下去,几位可再来,我不藏私。」李青说。

几人轻轻点头。

谢迁沉吟道:「其实募兵制,尤其还是半推行的情况下,对文官整体的冲击并不大,不然,就不是在朝堂上吵了,不过……

不排除会有人打着今日我等的担忧为幌子,促使以文抑武的局面发生,庙堂无蠢人,借势而起的道理,谁都明白。」

「谢大学士能说出这番话,足见赤胆忠心。」李青颔首,道:「不过,这并不算什麽问题,勋贵在得利的情况下,自会下场为皇帝摇旗呐喊,咱们这位小皇帝,并非是偏听偏信之人,他态度坚定,那些人就是说破天,也改变不了什麽。」

刘健惊奇地看了李青一眼,道:「李神医年岁不大,对庙堂权谋的理解之深刻,实令人惊叹啊!」

「过誉了。」

刘健道:「老夫老了,宾之,于乔也不年轻了,未来庙堂是你和介夫的时代,李太师虽不是科甲出身,却是不世出的治世之才,皇上对你亦是信任且倚重,何不入阁?」

谢迁,李东阳也看向李青。

杨廷和默不作声。

内阁太小了……

李青道:「我这人懒散惯了,若天下大定,我更想纵情山水,入阁……就算了。」

谢迁蹙眉:「先生还未不惑,怎会生出迟暮之心?」

「呵呵……人各有志嘛。」李青笑笑,提起酒壶自酌自饮。

一番吃喝畅聊,剑拔弩张的气氛随之缓和下来,几人对李青固有的偏见,也消弭许多。

午时末,几人起身告辞。

李东阳道:「募兵制试点推行之后,我等几人再来听听先生的应对之法。」

李青表示欢迎。

送走几人,李青开始思索铺垫京卫武学的事。

军校不能贸然开启,一定要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然,且不说文官受不了,大跨度进展,也会出现诸多棘手问题。

激进?

不!

李青一直都是保守派。

「内阁几人虽守旧,不过品性却是极佳,可以利用起来……。」

李青找出纸笔,写写画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