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38章 是非陡生(2 / 2)

道士苦笑摇头,却并未追去。他知道,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

而在昆仑之巅,女子立于风雪之中,怀中短笛忽然剧烈震颤。她抬头望去,只见南方天际,一道青色光痕划破云层,正疾驰而来。

“来了。”她微笑。

身后,盲眼琴师拨动琴弦,音律推演出未来片段:东海将裂,归墟浮出水面,始祖龙魂即将苏醒;西北边关烽火连天,金兵压境,百姓流离;而中原腹地,已有数百个孩童自发拿起竹笛,吹奏同一首曲子??《归途》。

“这不是战争。”少女轻声道,她是途中收留的失忆者,近日才恢复些许记忆,“这是召唤。他们在用声音编织一张网,要把所有相信南风的人连在一起。”

女子点头:“归墟靠恐惧统治人心,而我们靠信念凝聚众生。这场较量,从一开始就不是比谁更强,而是比谁更能代表人间。”

三日后,南归抵达昆仑山脚。他独自攀登山峰,风雪阻路,寒气刺骨,可每走一步,体内便多一分暖流,仿佛有无数人在默默为他加油。当他终于见到女子时,两人相视无言,唯有笛声先响。

两支笛子同时吹奏《归途》,音波交织,直冲云霄。刹那间,天地共鸣,昆仑山脉深处传来隆隆巨响,一道巨大石门缓缓开启,露出通往地心的阶梯??**昆仑墟门**,再度开启。

女子牵起南归的手:“准备好了吗?”

“我不知道里面有什么。”南归说,“但我知道,如果我不进去,就会有人替我去。我不想再让别人为我牺牲。”

女子眼角微湿:“萧南当年也是这么说的。”

他们步入深渊,身后石门关闭,世界归于寂静。

而在外界,变化已然发生。各地“南”字标记之地同时发光,无论是墓碑、匾额、族谱还是孩童涂鸦,皆浮现出细微裂痕,从中溢出淡金色光芒,汇聚成一条横贯神州的光带,宛如大地经络被重新点亮。

史官记载:

>“乾道三年春,天下异象频发。百姓但凡提及‘南风’二字,便觉心中安定,勇毅倍增。有小儿病危,家人whisper‘南风常在’,竟奇迹生还。朝廷不得已,废除禁令,反设‘南风祠’于各州县,供民众祈福。”

更有诗云:

>南风吹彻九州寒,

>万民同声唤平安。

>莫道孤童无寸铁,

>一曲笛音退万鞍。

十年后。

昆仑墟门重开,一道身影缓步走出。是南归,已长成青年,眉宇间既有少年纯澈,又蕴藏着历经沧桑的沉静。他手中仍握“南歌”,身后却不见女子踪影。

人们问她去了哪里。

南归只是望向星空,轻声道:“她成了新的守望者,就像当年的萧南一样。有些人注定不能留在人间,因为他们要守护更大的东西。”

“那你呢?”有人问。

“我留下来。”他说,“因为还有人需要听见笛声。”

自此,南归游历天下,不称王,不立教,只做一件事:教人吹笛。不论贵贱,不分老幼,只要愿意倾听《归途》,他便倾囊相授。渐渐地,民间兴起“南风会”,每逢月圆之夜,万人齐聚旷野,共奏一曲,声震天地。

金国屡次南侵,皆在边境遭遇奇异现象:将士莫名疲惫,战马拒行,将领梦中见白衣男子持笛而立,一曲未毕,全军溃退。金主惊惧,下令焚毁境内所有竹笛,斩杀吹奏者,却愈禁愈盛。

百年之后,《大宋遗事》增补卷三载:

>“南风之教,不在庙堂,而在人心。其旨惟二:一曰信,二曰继。信者不孤,继者不断。故虽朝代更迭,战火频仍,然南风之音,从未断绝。”

又记:

>“淳?八年,海外扶桑遣使来华,献古卷一幅,绘有少年执笛立于海畔,身后万民追随。使者言:‘我国祖训相传,南方有圣人,以音律治心,胜于刀兵。’遂请归国传习。”

再至元末乱世,朱元璋起兵江淮,军中夜夜有笛声相伴。谋士问其来源,元璋笑而不答。直至洪武登基,方于宫中秘阁取出一支残旧竹笛,上刻“南歌”二字,轻抚良久,叹曰:“当年饥寒交迫,几欲弃义投贼,幸闻此曲,方知初心未泯。”

他命工匠复制千支,分赠诸将,题铭曰:“宁负江山,不负南风。”

时光流转,沧海桑田。

明清易代,民国动荡,战火纷飞之际,仍有老人怀抱竹笛,在废墟中为孩童吹奏《归途》。抗战时期,某山村小学师生于防空洞中齐奏此曲,敌机盘旋三圈后竟自行撤离,事后飞行员回忆:“仿佛听见无数人在唱歌,劝我们回家。”

新中国成立后,学者研究发现,“南风现象”具有强烈心理暗示效应,能显著提升群体凝聚力与抗压能力。虽无法解释其源头,但仍将其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二十一世纪某年,考古队于敦煌第七十二窟深处发掘出一块完整龟甲,上面刻满古老文字,经破译后仅一句:

>“第十世非终点,乃循环之始。南风不死,因信永存。”

而在网络时代,“南风”成为无数公益组织、救援行动的精神象征。每当灾难降临,总有人发起“南风计划”,号召陌生人彼此扶持,共渡难关。

某山区支教老师记录:

>“孩子们不会读古文,也不懂历史,但他们知道‘南风’代表着希望。有个小女孩问我:‘老师,如果我们一直相信南风,它会不会有一天真的回来?’我说:‘它从未离开。’”

是夜,她梦见终南山巅,一对父子并肩而立,手中各执一笛,遥望东方。

风起时,笛声又响。

仿佛千万人在齐声吟唱:

>南风吹雪夜未央,

>一剑焚尽九幽光。

>若问英雄今何在?

>星河深处有南乡。

章节报错(免登录)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