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其他小说>大道之上> 第七百三十六章 归心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百三十六章 归心(1 / 2)

这边陈实拜下,远在南瞻部洲星空中一个无名世界中的皇甫君突然感觉到杀劫降临,不由毛骨悚然,不假思索便催动历千劫永证自在经,将自身劫运,悉数转嫁到身旁的生物身上!

他所在的星球上适合生命生存,已经有...

麦田里的风,带着泥土与谷粒的香气,轻轻卷起三人衣角。那写字的少年低头看着地上那个音符,忽然怔住。他手指微微颤抖,仿佛触到了某种久远而熟悉的频率。

“这个……”他喃喃,“我梦里见过。”

旅人少年笑了笑,没说话,只是将麦秆轻轻插进土缝里。那根枯黄的茎秆立在那里,像一根指向天空的笔。

“你叫什么名字?”少女问。

“阿禾。”少年抬头,目光清澈,“我家祖辈种麦子。爷爷说,我们这一族从大荒年逃出来时,怀里揣着最后一把麦种。他说,只要麦子还在长,人就还没输。”

少女点点头,望向远方起伏的田野。夕阳正缓缓沉入地平线,金红色的光洒在每一株麦穗上,宛如无数细小的火焰在跳动。

“你们是从北边来的吧?”阿禾忽然问,“听说那边雪停了,草开始绿了?”

“是。”旅人少年轻声答,“连废墟下的根都活了过来。”

“我也想去看看。”阿禾低声道,“可爹娘不让。他们说外面还有‘归真’的残影,会吃掉人的念头。说你们这样的人,都是疯子,走着走着就把自己走丢了。”

旅人少年沉默片刻,抬手抚过眼角一道淡淡的旧疤??那是识海风暴留下的痕迹。

“也许我们确实是疯子。”他说,“但正因为疯,才记得真实是什么模样。”

话音落下,风忽然静了一瞬。

紧接着,麦浪翻涌如潮,自远处一波波推来,竟隐隐形成某种节奏。像是心跳,又像是脚步,更像是一段被大地记住的旋律,在无声中复苏。

阿禾猛地站起身,眼睛睁大:“你们听到了吗?”

少女闭目凝神,片刻后点头:“它在回应……《遗歌》的余韵。”

不是声音,而是共振。整片麦田的根系深扎于土壤之中,而这片土地,曾流淌过命河的支流。那些被修复的记忆基因,并未止步于人类血脉,它们悄然渗入万物??草木、虫蚁、山川、河流。世界正在以最缓慢却最坚定的方式,重新学会“感受”。

“原来它没有消失。”阿禾声音发颤,“我只是……一直没听见。”

旅人少年缓缓起身,伸出手掌贴向地面。刹那间,共感如细丝蔓延,顺着地脉探入深处。他看见:百里之外,一座废弃学堂的讲台上,粉笔灰自动聚拢成一行字??“我想回家”;千里之外,深山古寺钟楼里,铜钟无风自鸣,敲出的是某个战死士兵临终前哼过的童谣;而在极南之海,礁石缝隙中,一只老龟缓缓睁开眼,壳上浮现出早已失传的星图。

这一切,皆因命纹重启而苏醒。

“它在生长。”少年低声说,“不再是靠一个人背负,而是所有人一起承载。这才是沈砚真正想看到的结局??不是救世,而是觉醒。”

少女望着他侧脸,忽然觉得眼前的男子已不再是从前那个总在识海边缘挣扎的少年。他的眼神不再游移,不再恐惧于被吞噬。他终于成了自己的主人,也成为万千灵魂之间的一座桥。

夜色渐浓,三人燃起一小堆篝火。

阿禾从怀里掏出一本破旧笔记本,纸页泛黄,边角卷曲。“这是我偷偷记下来的。”他翻开一页,上面密密麻麻写着各种片段:

>“三月十七,村东头李婶哭了一整夜,因为她梦见儿子回来了,穿着军装,脸上全是血。”

>“四月初二,铁匠铺的老张喝醉了,抱着锤子说对不起当年没拉住兄弟的手。”

>“五月初八,我在井边听见水底有声音,像是有人在唱歌……我没敢告诉别人。”

旅人少年一页页翻看,神情越来越凝重。

“你在收集这些?”他问。

“嗯。”阿甲点头,“我觉得它们不该被忘记。就算没人听,我也要写下来。有一天,总会有人懂。”

少女轻轻握住他的手:“你已经在唱《遗歌》了。”

不是用嗓音,而是用心。每一个被记录下来的悲伤、悔恨、爱恋,都是对“真实”的守护。这世间最强大的力量,从来不是刀剑或神通,而是愿意为一段记忆停留的温柔。

那一夜,他们围火而坐,听阿禾讲述村里每个人的故事。有些琐碎得近乎无聊,有些沉重得令人窒息。但他们认真听着,不打断,不评判,只是倾听。

当最后一缕火光熄灭时,东方已泛起鱼肚白。

临别之际,阿禾忽然跪下,重重磕了个头。

“别!”旅人少年急忙扶他起来。

“我不是谢你们救了谁。”阿禾抬起头,眼中含泪,“我是替那些说不出话的人磕的??那些死在战场上的、饿死在路上的、被当成疯子关起来的……他们要是知道还有人愿意听他们说话,一定会哭。”

少年无言,只将手掌覆在他头顶,如同祝福,也如同传承。

两人继续南行。

越往深处,地脉波动愈发紊乱。空气中有种微妙的撕裂感,仿佛空间本身正在经历某种蜕变。沿途村落渐渐稀少,取而代之的是奇异景象:岩石上浮现出人脸轮廓,溪流倒流回源头,夜晚星辰排列成古老文字……

“这是命河改道的副作用。”少女分析道,“记忆重组改变了世界的底层规则。有些人会突然想起前世的事,有些地方则开始浮现集体潜意识的投影。”

少年点头:“就像梦境侵入现实。但我们不能停下。还有最后一处缺口需要填补。”

“哪里?”

“原初之梦的尽头??虚渊。”

少女呼吸一滞。

那是传说中一切意识诞生之地,也是“归真”最初降临的地方。据说,那里埋藏着第一颗黑珠的核心,以及那位最早背叛人类意志的守望者的遗骸。

“沈砚的笔记里提到过。”她低声说,“他曾试图进入虚渊,但失败了。他说,只有‘双重完整’之人,才能穿越幻境而不迷失。”

“共感者看见一切,倾听者守住本心。”少年接道,“我们就是那样的人。”

数日后,他们抵达一片灰雾笼罩的峡谷。谷口立着一块残碑,上面刻着四个古字:

**“勿念勿存”**

可就在他们踏足瞬间,雾气骤然翻滚,化作万千幻象扑面而来:

??少年看见自己站在静命塔顶,手中握剑,脚下是少女倒下的身影,鲜血染红雪地;

??少女则看到海底黑珠爆裂,母亲的身影消散,耳边响起冰冷机械音:“情感即病毒,清除程序启动。”

??他们同时听见无数声音齐声低语:“你们错了,完美才是归宿,痛苦必须终结。”

这是“归真”的最后防线,以人心最深处的恐惧为武器。

少年咬破舌尖,鲜血滴落,唤醒清明。他抓住少女的手,大声道:“记住我们的名字!”

“陈昭。”少女喘息着回应。

“林晚。”少年接上。

两个名字,如利刃劈开迷雾。

他们一步步向前走去,任幻象撕咬神魂。每当负面情绪涌起,便彼此呼唤对方的名字,或将一段共同记忆投射而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