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其他小说>大明:开局请朱元璋退位> 第六百一十六章 传旨!决议!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百一十六章 传旨!决议!(1 / 2)

顾盼君眉头一挑,道:“眼下皇室宗亲都在海外,王大人所说立监国之事,又是指何人呢?”

王佐拱手弯腰,道:“虽然大多数皇室宗亲,都在海外,但金陵城中,尚有年岁尚小,故而未出海的皇室宗亲。”

“...

夜色渐深,山风穿过竹林,带着初春的凉意。李念慈合上父亲的笔记,指尖在封皮上停留片刻,仿佛还能触到那早已冷却的体温。油灯摇曳,光影在墙上晃动,像极了多年前她在档案室翻阅残卷时的模样??那时她还不知道,自己会成为这条长路上的一粒星火。

她起身走到书架前,取下一本厚重的《退位录》修订稿校样。这是即将出版的第五版,新增了“基层真言奖”获奖者事迹、清明算法运行报告以及联合国申报材料全文。编委会决定将阿?血书的高清图影印于扉页,并附上一句新选的题词:“声非自生,因寂而响。”

手机震动了一下。是林婉儿发来的消息:“《清明宪章(草案)》已被三所政法大学纳入研究生必读文献。有地方开始试点‘异议登记制度’,允许公民对政策提出正式反对意见并自动进入评估流程。”

李念慈轻轻笑了。她回了一句:“阿?若能看到这一天,或许终于肯闭眼安眠。”

窗外,竹叶沙沙作响,像是回应。

第二天清晨,鸡足山迎来一场小雪。这在南方极为罕见,洁白的雪花落在青翠的竹梢上,宛如时光倒流,回到了六百年前那个风雨交加的夜晚??阿?跪在宫墙之下,以血为墨,写下最后的遗志。

山道上,一支车队缓缓驶来。为首的是国家图书馆古籍修复中心的专家团队,他们带来了最新完成的《退位录》全本数字化成果:三维扫描、红外还原、语音朗读同步匹配原文段落,甚至可以通过AI模拟不同历史情境下的解读视角。项目负责人说:“我们不只是保存一本书,我们在重建一种对话的方式??让古人能听见今人的心跳,也让今人听懂过去的低语。”

李念慈迎上前去,接过存储硬盘。金属外壳上刻着一行小字:“光年之外,仍有回音。”

当天中午,资料馆召开紧急会议。一名志愿者匆匆赶来,手里攥着一份刚截获的网络舆情简报:某地政府试图以“整顿民间信仰”为由,拆除鸡足山书院遗址周边自发形成的纪念空间,包括娜玛寄信提到的村委会告示栏、外卖骑手贴标语的老槐树,乃至那位退休法官分发小册子的茶摊。

“理由是‘防止过度神化个人’。”年轻女孩声音发颤,“但他们删掉的不是雕像,是人们说话的权利!”

空气凝固了一瞬。

周婷接到电话后立刻从庆阳赶回。她在高铁上写了份公开信,标题只有八个字:“谁在害怕一句话?”

信中写道:“如果一段文字能让贪官胆寒、让弱者挺直腰杆,那它就一定触动了某些人的痛处。可悲的不是有人想掩盖历史,而是他们至今仍以为,沉默就能让真相消失。”

这封信被“清明之声”平台置顶推送,两小时内转发超百万。更有网友发起“我就是阿?”行动??成千上万普通人上传自己的生活照,配文:“吾名可湮,吾志不可灭。”照片里有教师站在讲台前举起《退位录》,有医生在手术室外默念血书内容,还有农民工在工棚墙上用粉笔抄写“官不得以力压民”。

舆论如潮水般涌来。第三天,涉事地方政府发布致歉声明,承认决策过程缺乏公众参与,并承诺设立“清明文化保护专区”。更令人意外的是,国务院参事室牵头成立“公共记忆保护专家组”,明确指出:“对历史文本的尊重,是对执政合法性的深层维护。”

与此同时,敦煌研究院传来新发现。赵秉钧团队在莫高窟另一处隐蔽洞窟内,找到半卷残破文书,经碳十四测定为洪武末年产物。其中一段记载令所有人屏息:

>“乙卯岁冬,宫婢阿?因谏忤旨,幽于冷院。夜半闻其吟曰:‘竹杖所指,即是归途。’翌日启户,唯见壁上血书八字,余皆不见。”

“她不是死在那天。”赵老喃喃道,“她是逃了……或者,被人带走了。”

这个猜测迅速引爆学术圈。有人提出,阿?可能并未真正死亡,而是隐姓埋名流落民间,甚至有可能参与了后续民间文书的传播。更有大胆推论认为,《退位录》最初的版本并非出自李文昭之手,而是源自阿?流亡期间口述整理的底本。

苏晓冉得知此事后,在读书会上提出一个问题:“如果我们一直以为她是牺牲者,但她其实活了下来呢?那她的沉默,是不是另一种坚持?”

陈明老师沉默良久,答道:“真正的勇气,不在于是否死去,而在于是否继续行走。哪怕无人知晓,哪怕步步荆棘。”

这句话后来被刻在了鸡足山新立的一块石碑上。

一个月后,“竹声计划”数据库突破五千例真实事件收录。系统AI根据数据分析,生成了一份《沉默信号地图》,直观显示全国范围内长期被忽视的社会痛点区域。最密集的红点集中在西部偏远乡镇、东部城中村与少数民族聚居区。

这份地图被送往中央党校作为教学案例,同时也向公众开放查询。一位内蒙古牧民看到自家草场出现在“生态维权长期未决”区块后,连夜召集村民重提诉讼。三个月后,当地法院依法判决企业赔偿并恢复植被。

技术的力量正在悄然改写权力的边界。

而在哈佛,凯瑟琳?李完成了她的硕士论文《TheWhisperThatShookanEmpire:OralResistanceandtheLegacyofA-QiinMingChina》。答辩现场,一位教授问她:“你作为一个外国人,为何如此执着于一个中国明代的无名女子?”

她平静回答:“因为她让我明白,语言不仅是交流工具,更是抵抗武器。当所有人都被迫沉默时,说出第一个字的人,就是在重新定义人类的尊严。”

论文通过当日,她收到一条来自云南的邮件。发件人是娜玛,附了一张照片:村委会门口新建了一面“清明墙”,上面贴满了村民手写的愿望与建议。其中一张写着:“我希望以后的孩子上学不用走三个小时山路。”下面画着一根竹枝,旁边标注:“这是我们的发言权杖。”

凯瑟琳把这张照片打印出来,贴在宿舍门后。每次出门前,她都会看一眼。

国内,清明基金启动新一轮资助计划,重点支持乡村教育中的批判性思维课程开发。首批试点学校分布在贵州、甘肃和广西,教材核心单元名为“如何提问”。孩子们要学会的第一课,不是背诵答案,而是敢于质疑。

一位三年级学生在作业本上写道:“老师说太阳从东边升起,可我想知道,为什么不能从中间升起来?就像我们家的房子,门就在正中间。”

周婷看到这段话时笑出了泪。

与此同时,那位曾贪污入狱的former副县长李某刑满释放。他没有回家,而是主动联系王振国,请求加入监狱读书会讲师团。他的第一堂课主题是:“权力是如何吃掉人心的。”

他说:“我曾经觉得,只要没人看见,做什么都没关系。但现在我知道,总有一双眼睛在看着??那是未来的自己,站在坟墓前问我:你有没有辜负活着的日子?”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