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绪七年,八月廿五日。
这日是秦烈和曾达约好的会战之日,秦烈丶秦焘自怀安城出发,将五万骑兵以日行三十里的速度,抵达宣化西三十里处,驻营。而曾达率三万五腾骧卫及一万步卒从西八里铺北出,抵达了鸡鸣驿,距离宣化六十里。同日,永昌伯卫定方奉命从永宁城移防保安州城。曾达直接放了马驫,自行从西八里堡离开。
阿拉坦汗早已从秦烈处知道大庆将与八月廿五日会战宣化,一路秦家兵马从西而来,一路曾达兵马从南而来,还有一路当然就是他团团围住的宣化城内的张弼五万大军。他自己手握二十万北狄各部落的精锐,自然不怕打这一仗。因为秦家不会和他真打,他要对付的只有宣化城内之兵和南面的曾达。
他最希望达到了战略目的便是大庆皇帝同意在宣化开马市,仅靠大同朔州杀虎口的走私往来,不能满足北狄的需求。其次,他想杀曾达。鸡鸣驿洋河白石桥伏击,杀了曾令荃只是给曾达的小教训。曾达先后在隆裕四十六年,绍绪四年坑了他两次。尤其隆裕四十六年,他折了大那颜,不杀曾达,他难解心中之恨。
第三,他还希望再收割一波宣化的秋粮,离开秋粮收割期还有十多日。他不知道为什麽北狄皇帝那麽快就开始怀疑秦家了,这个怀疑打乱了他的战略部署。至少让他第三个目的的达成,出现了时间缺口。而绍绪帝对秦家的出手如此之快,主要因为邓修翼两次会议后的引导,尤其是八月初五日那次。
「父汗!儿臣有一计。」小那颜道,「我们派使和曾达谈,向庆国提开市要求。这样他们必然要报告皇帝。庆国中枢要商议,内部意见纷杂,我们便拖过了秋粮收割期。然后出其不意,直接打曾达,杀了他。然后立刻北返。」
阿拉坦汗看着自己这个小儿子。小儿子对大庆朝政的用心程度极高,不得不说这个策略,至少在第三条达成上,是可以拖掉一段时间的。
「若我们此次杀了曾达,会不会反而激怒庆国,不开马市?」阿拉坦汗问。
「父汗,庆国无马。他们连京营腾骧卫都拉来宣化了。儿子看宣化之马丶怀来之马丶万全之马,都是劣等马。他们朝中恐早已在议论开马市之事了。他们定有文臣道,曾侯身死换兵强马壮,卫边疆安宁。」小那颜笑着道。
「哈哈哈,有理!」阿拉坦汗抚须大笑。
「儿子愿前去谈判!」
「好儿子!够胆!」
八月廿六日,曾达又往前挺进了三十里,也在距离宣化三十里处扎下大营。
八月廿七日一早,北狄遣使臣分别到了曾达和秦烈的营前,递交了要求开马市的国书,两人分别都交给了安达和王矩。于是分别于八月廿八日下午和八月廿九日到了盛京御案前。马驫八月廿四日离开曾达后,并没有直接北返,而是在永宁城到保安州城的路上等待卫定方。
而在八月廿八日,永昌伯卫定方的密函也经李义丶胡太医到了邓修翼处,邓修翼知道陈保是被马驫所杀,曾令荃没有死,在李云苏手上。他在震惊中,又明白了李云苏冒如此大风险去杀了陈保,只为帮他荡平在司礼监的所有障碍。
那一刻他的喉结深深一动,他不自觉地从怀中掏出香囊,放在掌中,用指尖摩挲。而李云苏不杀曾达,是为了宣化和大庆,暂时放下了私仇。
御前会议。
首辅严泰丶次辅袁罡丶兵部尚书姜白石丶户部尚书范济弘丶太仆寺卿王存丶五军都督府丁世晔以及司礼监掌印邓修翼齐聚御书房,商议北狄递交的互开马市的国书。
众人传阅了两封一模一样的国书,首先支持的是太仆寺卿王存。大庆马少马劣,他这个太仆寺卿从绍绪二年上任到现在,好不容易把马额补足,要他能否养出北狄的好马,王存实在无能为力。现在通过马市,既能足额,又有好马。且购马费用远低于马户养马之费,太仆寺还能增收,他何乐不为。
兵部尚书姜白石也支持,主要因为北狄陈兵二十万,如今在宣化的大庆兵马总计十五万。其中宣化的兵到底能不能从被围中出来,还是一个问题。这仗不好打,甚至有可能打不赢。更何况如果秦烈真通敌,会不会用命打?如北狄和秦烈达成交易,所有兵马压给曾达,皇帝的腾骧卫被重创,姜白石也不好交待。
丁世晔支持的理由,便是姜白石的最后一条,腾骧卫不能折在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