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静问其中一个没有搬走的中年人:“几年了,你把自己的生活,过的这么困苦,你认为值得吗?”
他回答说:“我倒没有什么。就是苦了孩子。我母亲也是在前段时候去世的。99%的村民不能代表我。我有权利维护我的合法权益。”
最让我吃惊还有一户人家,父母两年没有出门了。怕出门了,人家强拆。这是多么恐怖的。
人有的时候坚强的像石头,有时候脆弱的像枯草。坚强代表着有信念的坚持。而坚持拿到更多的钱,是正确的吗?
有时候真的觉得很愚蠢,拿到了钱,是为了过的更好。可现在呢,把生活过成这样,像老鼠一样,幸福吗?
幼小的孩子,心灵上是咋样的。这些父母们一定没有深刻体会。就像柴静采访那个孩子,孩子说:“我没有告诉同学我是钉子户。我讨厌那些来捣乱的人。”
对于社会的认识,在父母的行动言教中,他陪父母坚持的,学到的,是什么?是对这个社会集体和个体的博弈,开发商和个体的博弈,政府和个体的博弈。从来都是博弈,而不是宽让。他的人生,令人堪忧啊。
从法律角度讲,钉子户不犯法。但他所坚守的信念,违背道德,损害了1000多户等待回迁的村民。他们的生活,也处于尴尬之中。
社会进步了,文明了,法制了,我们应该高兴。我想这样的事情,不会发生在建国初期。因为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一切都归国家所有。现在也是归国家所有,带按章程走。
我想说的是,我们的坚持还是要倾向道德所支持的方向。我们的生活应该幸福,眼光应该长远。为了一点利益,让全村人利益受损,是可耻的。毕竟全村人也包括你,包括你的子孙后代。
最后还是用清朝礼部尚书张英的诗作为结尾:“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古人尚且能做到此,我们后来者更应该进步才是,而不是后退。
放弃一些东西,是为了得到更好的东西,这就是生活。生命短暂,生活应该快乐,而不是纠结!
【题尾记:我在写完此篇文章后,打电话问我姐修路的最新情况。情况是挡路的石头还有。但是路还是修了,硬化了。只是这一段路,还是和原来一样窄。再次为政府和村委的决策点个赞吧。这是没有办法之中的好办法了。】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