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卫国深吸一口气,语气诚恳:“梁司长,这量确实大,咱们跟他们商量下,半年交货行不行?分批来,第一批少交些,就说咱们库存没这么多,得排产。”
梁光雄指着他笑骂:“行,我这就去跟他们磨。”
他转身跟两个越南客户连说带比划,时不时回头看杨卫国他们一眼,表情有些为难。
越南客户那边也低声讨论着,显然知道这种机械不会有大量现货,多半是下单后生产,倒也没太过为难,只是通过翻译提出:“各先交500台,三个月内要见到货。”
梁光雄回来跟众人合计:“他们说,三个月各交500台,剩下的一年内交完,你们看能不能行?”
李老眉头拧成了疙瘩:“8匹马力的小单缸,三个月500台问题不大,找兄弟厂搭把手就行。但那带绞盘的拖拉机,三个月500台有点悬——底盘和绞盘的装配太费功夫,零件也杂。”
他看向梁光雄,“梁司长,要不跟他们说说,拖拉机先按三个月200台,剩下的半年内交齐?”
“你们就不能再快点?”
梁光雄急得转圈,“人家国外厂子,一个月就能产一两万台!你们这速度……我都不好意思跟人家开口。”
李怀德和杨卫国对视一眼,满是无奈。杨卫国苦笑道:“梁司长,不是我们不想快,实在是家里底子薄。厂里设备老旧,好多工序还得靠人工,一个月能赶出几百台就到顶了,还得是熟练工连轴转。”
“行了行了,我再去试试。”
梁光雄摆摆手,又跟南越客户谈了好一阵子,对方却没松口,只说要回去向国内汇报,约定下午再过来细谈。
梁光雄走回来时,看着杨卫国和李怀德,一脸恨铁不成钢:“你们啊……这叫什么事?先斩后奏都算不上,纯属赶鸭子上架!”
李怀德尴尬地挠挠头:“梁司长,您也知道,国内计划经济卡得严,这项目压根没立项,我们自己捣鼓出来的样品,也没想到真能有人下单……”
“少废话。”
梁光雄打断他,“下午他们过来,你们就咬死了——三个月,小单缸交500台,拖拉机最多交200到300台,能不能保证?”
“能!”杨卫国和李老异口同声。
杨卫国又补充道:“只要定金到位,我们马上调人调设备,小单缸那边联系配件厂,零件批量生产;拖拉机这边,把研发组的人全拉去车间盯生产,保准错不了。”
梁光雄点点头:“下午好好跟人家谈,别再出岔子。这单要是黄了,咱们在这儿可就真成笑话了。”
几人正说着,小王跑过来,指着外面:“梁司长,杨厂长,洛阳拖拉机厂的人在那边瞅着呢,脸都快绿了。”
杨卫国探头一看,果然见洛阳厂那几个展位的人正往这边张望,眼神复杂。
他心里不由生出一股劲——这单必须拿下,不光是为了生意,更是为了争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