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尼米兹并未言说,而众人也心知肚明的便是——
澳洲要能守得住。
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只要中国人在打夏威夷,澳洲也就无需担心,而等到中国人能腾出手来的时候,美国也有自信腾出一只手来。
在征得罗斯福同意后,相关计划迅速展开。
而第一项内容即是海军陆战队第1师,它在塔拉瓦海战结束后的第一个周五,于休斯敦宣告成立,下辖陆战1团、陆战5团、陆战7团、陆战炮兵11团,以及各种师属单位。
不过,虽说是成立,但陆战一师现在实际上分散在各地,陆战1团在洛杉矶、陆战7团在檀香山、陆战5团在瓜岛,炮兵团则在西雅图,眼下只有师部和师属单位在休斯敦。
更重要的是,师长亚历山大·范德格里夫特少将也在瓜岛,主持成军仪式的其实是副师长威廉·鲁普图斯准将。
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人正在筹划着整备陆战师,太平洋西畔的中国也同样在策划着远征部队。
不过,由于种种原因,包括军种问题,国防军的陆战旅并没有更进一步,发展为陆战师。
国防军对于陆战旅的定位是两栖登陆的先锋,编制小,便于运输,机动灵活,而纵深进攻则是陆军的任务,这是海陆军心照不宣的默契,功劳大家分着来。
但军种斗争有如此默契,打起仗来两支部队之间有没有这样的默契?
很难说,从东南亚到现在,快一年时间了,陆战旅实际上没遇到什么硬仗,唯一的硬茬子就是莫尔兹比港战役,但其战役本身又有特殊性,并未对海路两军之间的配合有太多的要求。
然而,夏威夷之战远渡重洋,是半点不得轻慢的。
在深思熟虑后许久,左念微还是决定抛出一个登陆作战司令部,由其负责指挥海军陆战队、陆军部队和海军舰队的方案。
果不其然,这一方案立即在军中引起了轩然大波,不出意外,海陆两军都表示了不同程度的反对,尤其是海军,非常反对将舰队置于登陆司令部下的决定,这对于舰队来说是绝对的灾难,一支被束缚在海岛附近的舰队是非常危险的,这意味着舰队很容易被敌军的机动舰队或者潜艇袭击。
而且,由登陆作战司令部总辖陆海空军,独立性也未免过大了,只要再独立拨款,分出个海军陆战队也不过是分分钟的事情,陆海两军,乃至于空军都是非常警惕的。
也正因如此,政界则对于这样的提议很有兴趣,因为这显然可以削弱陆海军的实力,不可谓不是一件好事。
仅从军事角度出发显然是不行的,左念微也没打算强推下去,国防军不是人民军队,联邦也终究是个帝国主义国家,军种斗争、文武斗争的矛盾都必然出现,也不可能动动嘴皮子就能轻松化解的了的。
“此事有利于登陆作战,大是大非面前,我们并非拎不清楚,但航空母舰宝贵,机动能力是其生存性的根本,决不能为登陆所束缚,否则后果不堪想象。”
尽管其他问题都已经谈的差不多了,但单启云依然坚持航母不动的底线,而航母又恰好是登陆作战的核心问题。
最终,登陆作战司令部还是正常成立,海军可以给予两栖登陆舰、火力支援舰、乃至于巡洋舰、驱逐舰的指挥权力,但航母和战列舰不行,即便是护航航母,如要参与战斗,也必须遵照海军指挥。
除此之外,陆海军的意见也就主要是在相关的人事问题和编制问题上,登陆作战司令部现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抢滩登陆、巩固阵地、拓展纵深,如何平衡运输与重武器火力是一个很关键的点,运人简单,但运坦克大炮可不简单。
对于具体的编制问题,左念微不做过多干涉,交由总参谋部的人自行负责。
左念微如今正在审议海军的“对美第二轮制备方案”,或者说“对美总制备方案”,方案囊括的范围自然是相当广泛的,不仅有新内容,还包含了此前的诸多内容,海军兵工厂扩建、人才培养、造舰计划、造船计划等等一系列内容都在其中。
这份大纲如无意外,将会是未来数年的海战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