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其他小说>家祖左宗棠> 第539章:改变世界的一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39章:改变世界的一步(2 / 2)

但就本身而言,国防军实在是难以认同法国人的设计,原因也很简单,就一句话——

纸面数据是不错,但法国人也真是不把兵当人啊,恨不得半个人的空间塞一个人,还要一个人干两个人的活。

相比之下,陆军更看好山东孔......啊,不是,是Sd.kfz.232,这款八轮装甲车深得陆军的喜爱,毕竟轮式车造起来可比坦克容易多了,而且八轮车通过性也有保证。

至于海军方面,也没什么事情,法国人虽然在动力方面有独到之处,比如燃气轮机方面的设计,但现阶段意义不大,就跟一战时的柴油机一样,那时候就已经能推巡洋舰了,但有谁用?

不过,采购兵器方面虽然没有什么消息,但去采购电话通讯设备的小组却传回来一个超级喜讯——

他们在阿尔卡特电气公司买下了一根多腔磁控管和若干设计草稿!

法国人居然有这个东西?!

多腔磁控管是雷达发展史的里程碑,早期的磁控管达不到可观的功率,因而发射的电磁波强度有限,探测距离比目视距离远不了多少。

然而,技术的突破口已经到来,就在今年2月,英国物理学家约翰·兰德尔率领的伯明翰大学科研团队发明了多腔磁控管,通过设立多个谐振腔从而大幅度提高了输出功率,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成果。

其实早在1930年代中期,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就陆续开始了对这方面的探索,期间也涌现了不少的理论成功,但均未能转化为实用。

不过,因为财政吃紧,伦敦方面在8月初步开发出实用产品后,便决定将这个成果提供给美国以换取资金和工业支持,相关团队假借使团之名,于上个月初抵达纽约,将成果转交给了通用电气公司和贝尔实验室。

在战后,多腔磁控管被美国科技史学家称之为“有史以来带到我们海岸的最有价值的东西”,英美合作下,既有技术,又有几乎无尽的资金支持,从这以后,英美的雷达技术一路突飞猛进。

如今,中国虽然技术薄弱,但其实跟英美还没有拉开差距,关键便在这个核心技术上,没有多腔磁控管,就没有厘米波雷达,雷达革命自然就更无从谈起了。

而现在考察团在阿尔卡特公司发现的多腔磁控管包括一个4.5kW的试验品和几份6kW、7.5kW、10kW的设计草稿,其实跟英国同行的水平相差无几,不可谓不令人惊喜。

然而,由于政权更迭,阿尔卡特公司的管理层陆续换了好几茬,而且相比于迫切需要的常规军事力量,通讯项目的优先级实在是不高,上百个规划与项目都处于停滞状态,而多腔磁控管更是因为缺乏资金已经搁置了七个月之久,这也是为什么法国人只有图纸,而没有实物。

因此,当考察团的众人发现这个东西后,如获至宝,立即向阿尔卡特公司采购了一大批电气设备以掩人耳目,同时把已经弄到手的磁控管试验品和设计草稿保护起来,立即送回使馆。

得知重要性以后,驻法大使寇令问感慨道:“如今法国内忧外患呐,只怕是不知什么时候就得要爆发一场内乱喽。”

“这个跟咱们无关,那是德国人该头疼的事情。”谭铭之摇了摇头,“咱们现在关键的就是要把这个东西送回去,免得法国人发现端倪,再扣下来就糟了。”

“对,事不宜迟,应该现在立刻就动身,正好签完了条约,今天晚上就有飞机,选派几名心腹将它带回国。”

当然,凡事该急急,该缓缓,使团大部分人仍安然的呆在法国,继续访问和考察。

相比于法国政界,民间氛围则更好,甚至于公社政府还向中国提出重启移民和劳工计划。

长期以来,法国都算是移民的热门选择,一方面是因为法国的不少习性跟中国更接近些,法国社会也较英德更为开放,便于融入,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一战导致的人口问题,第三共和国政府乐于见到外来青年移民填补空缺。

华人的融入模式也与其他移民差不多,大多以行业分类,主要是集中在服务业和建筑业。

而如今,第三共和国在离开法国时,也带走了数十万人,这些大多是青年劳动力,他们有的是直接被英国和三共的运输船带到北非,还有的则是途径西班牙和意大利投奔第三共和国。

公社重提移民一事,也就不奇怪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