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6章 长安动乱(1 / 2)

长安,丞相府。

夜,前所未有的漫长。

长孙无忌瘫坐在冰冷的地面上,那枚狼牙,就静静躺在他面前的黄缎上,仿佛一只嘲弄的眼睛,凝视着他灵魂最深处的丑陋。

他引以为傲的城府、权谋,在这一刻,被彻底击碎。

对方甚至不屑于与他对弈,而是直接掀翻了棋盘,将他钉死在了耻辱柱上。

“相邦!相邦!”

门外传来急促的敲门声,伴随着吏部尚书裴寂惊惶的尖叫。

长孙无忌猛地回神,手忙脚乱地将木盒盖上,藏入暗格,这才嘶哑着声音道:“进来。”

门被推开,裴寂和禁军大将军侯君集一前一后冲了进来。

裴寂面无人色,手里死死攥着一本账簿,浑身抖得像秋风中的落叶。“相国!你……你也收到了?”

侯君集脸色铁青,一言不发,但那只下意识按在剑柄上的手,青筋毕露,暴露了他内心的惊涛骇浪。

长孙无忌看着他们,心中最后一丝侥幸也破灭了。

萧羽,不是在针对他一个人。

他是在向他们所有人,宣战!

“慌什么!”长孙无忌强撑着站起身,厉声呵斥,试图用威严掩盖自己的恐惧,“天,还没塌下来!”

“还没塌?”裴寂的声音陡然拔高,尖利刺耳,“我的老底都被人翻出来了!这跟天塌了有何区别!他……他怎么会知道的?他怎么可能知道!”

“现在说这些还有何用!”侯君集猛地一拳砸在廊柱上,发出“咚”的一声闷响,眼神凶狠如狼,“他这是在警告我们!我们伪造陛下病重,想把他诓回来,他现在把刀架在了我们脖子上!”

这位禁军大将军身上的杀气,让书房的温度都降了几分。

“他这是要我们死!”侯君集咬牙切齿,“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一不做,二不休!”

他做了一个抹脖子的手势。

长孙无忌和裴寂心中同时一寒。

“疯了!你疯了!”裴寂连连后退,“那是百万大军的统帅!你派谁去?谁能近他的身?”

“那就等他回来!”侯君集眼中闪过一丝疯狂,“他不是要回来奔丧吗?只要他敢踏入长安城,我手下三万禁军,就能将他剁成肉泥!”

“然后呢?”长孙无忌终于开口,声音冰冷得像一块铁,“他那九十万大军就在北疆虎视眈眈!主帅死于京城,你觉得他们会善罢甘休?那不是兵变,那是天下倾覆!”

侯君集被问得哑口无言。

是啊,那不是一个普通的藩王。

那是一尊手握大唐半数兵马,刚刚踏平了两国尸骨的杀神!

书房内,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恐惧,像藤蔓一样,缠住了三个权臣的脖子,让他们喘不过气来。

他们第一次发现,自己精心布置的牢笼,困住的不是猛虎,而是他们自己。

……

皇宫,甘露殿。

皇后挥退了所有宫人,寝殿内只剩下她和龙榻上气息微弱的李渊。

一个心腹太监,如影子般滑入,跪在她身后,低声汇报着丞相府的动静。

“……侯将军主张动手,被相国否了。三人不欢而散,皆是失魂落魄。”

皇后听完,缓缓转过身。

她的脸上,没有丝毫意外,反而露出一抹极淡的,讥讽的笑容。

一群蠢货。

他们以为自己在和萧羽斗,却不知,他们连做萧羽对手的资格都没有。

不过,这样也好。

萧羽的雷霆手段,打乱了长孙无忌的节奏,也为她创造了机会。

“去,告诉雍王。”她的声音,在空旷的寝殿里,显得格外清晰,“让他去见一见侯君集。”

“告诉他,父慈子孝,是美谈。”

“但兄友弟恭,更是佳话。”

“他那位九哥,远在北疆,为国征战,劳苦功高。他这个做弟弟的,理应为兄长,分忧解难。”

心腹太监身体一震,立刻明白了皇后的意思。

分忧?

是去拉拢惊弓之鸟的侯君集!

是去抢夺那三万禁军的兵权!

皇后看着窗外沉沉的夜色,眼中闪烁着冰冷的火焰。

长孙无忌想当执棋人,萧羽想掀了棋盘。

却不知,她要的,是趁着他们斗得两败俱伤时,拿走整副棋盘!

……

北韩,临淄王宫。

萧羽独自一人,坐在大殿王座之上。

他面前,摆着一副棋盘。黑白二子,厮杀正烈。

李干的身影,悄然出现,单膝跪地。

“启禀元帅,‘礼物’已送到。长孙无忌等人,已是瓮中之鳖。”

“嗯。”萧羽落下一子,仿佛只是碾死了一只蚂蚁,语气没有丝毫波澜。

“他们会如何选?”

“回元帅,裴寂会降,长孙无忌会等,侯君集会反。”李干精准地判断道。

“困兽犹斗,人之常情。”萧羽笑了笑,将手中的棋子,丢回了棋盒中。

这盘棋,他已经懒得下了。

他站起身,走到殿外,看着南方长安的方向。

“他们以为,本帅会等他们出招?”

“他们以为,本帅会跟他们,在长安那小小的棋盘上,一子一子地争?”

他摇了摇头,嘴角的弧度,带着一丝怜悯。

“传我将令。”

“写一份《告长安万民书》。”

李干猛地抬头,眼中闪过极致的震惊。

绕过朝廷,直接昭告天下?

这是……这是……

“告诉长安的百姓。”萧羽的声音,不大,却仿佛带着风雷之声,响彻天地。

“奸相长孙无忌,构陷忠良,卖官鬻爵!”

“尚书裴寂,贪赃枉法,蠹国害民!”

“将军侯君集,私通外敌,拥兵自重!”

“此三贼,祸乱朝纲,软禁君父,致使天子病重,社稷危殆!”

萧羽的每一个字,都像是一柄重锤,狠狠砸在李干的心上,让他几乎无法呼吸。

他看着萧羽的背影,那道玄色的身影,在这一刻,仿佛与天地融为一体,散发出君临天下的无上霸气。

“告诉他们。”

“我,大唐天下兵马大元帅,萧羽。”

“将率九十万百战之师,清君侧,诛国贼!”

“三日之内,本帅将亲临长安城下!”

萧羽缓缓回头,看着早已骇然失色的李干,一字一句地说道:

“让长安的每一个人都知道。”

“他们的王回家了。”

大殿之内,死寂无声。

李干跪在地上,身体僵直,连呼吸都仿佛停滞了。

他跟在萧羽身边多年,从尸山血海中爬出,见识过最疯狂的命令,执行过最血腥的任务。

可没有哪一次,像现在这样,让他感觉自己的神魂都在颤栗。

清君侧,诛国贼。

这八个字,从古至今,都只意味着一件事。

谋逆!

这不是试探,不是威胁,这是用九十万大军的刀锋,向着大唐的心脏,长安,发出的开战檄文!

萧羽甚至没有去看李干的反应。

他转过身,重新走向那张属于北韩王的王座,缓缓坐下。

他的动作不快,却带着一种理所当然的镇定,仿佛他天生就该坐在这里,俯瞰众生。

“怎么?”

“本帅的话,你没听清?”萧羽的声音很淡,听不出喜怒。

李干的头颅,重重地磕在了冰冷的地面上。

“属下……遵命!”

他没有质疑,没有劝谏。

因为他清楚,当萧羽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就不是在商量。

那是在宣告一个既定的事实。

“去吧。”萧羽挥了挥手,“找个字写得好的人。本帅的檄文,要让长安城里,上至王公贵族,下至贩夫走卒,每一个识字的人,都能看懂,都能感受到本帅的怒火。”

“是!”

李干起身,躬身后退,每一步都感觉踩在刀尖上。

走出大殿,被殿外的冷风一吹,他才发现,自己的后背,早已被冷汗湿透。

清君侧!

元帅这是要……夺了这天下!

这个念头一冒出来,就让他心跳如鼓,一股混杂着恐惧与极致兴奋的战栗,流遍四肢百骸。

乱世,人命如蚁。

与其做任人踩踏的蝼蚁,不如追随真龙,搅动风云,博一个封妻荫子,青史留名!

李干的眼神,瞬间变得锐利起来。

他不再犹豫。

元帅的意志,就是他的方向。

他大步流星,穿过王宫的回廊,很快便在一处偏殿,找到了几个瑟瑟发抖的前北韩文官。

这些人,都是田建旧臣,因有些才学,被暂时留用,每日活在惊恐之中。

李干的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一个须发半白的老者身上。

此人名为崔敏,曾是北韩国的大学士,一手馆阁体,名满山东。

“你,出来。”李干伸手一指。

崔敏身体一颤,脸上血色尽褪,以为自己死期已至,双腿一软,直接瘫倒在地。

“将……将军饶命!老朽……老朽……”

李干没有耐心听他求饶,径直走到他面前,将一张上好的宣纸和一锭徽墨,丢在他面前的案几上。

“元帅有令。”

“命你,代笔,拟一篇《告长安万民书》。”

崔敏愣住了。

告万民书?

他颤颤巍巍地抬起头,不解地看着李干。

李干没有解释,只是将萧羽刚刚说的话,一字不差地复述了一遍。

“……奸相长孙无忌,构陷忠良,卖官鬻爵!”

“……尚书裴寂,贪赃枉法,蠹国害民!”

“……将军侯君集,私通外敌,拥兵自重!”

“……此三贼,祸乱朝纲,软禁君父,致使天子病重,社稷危殆!”

每说一句,崔敏的脸色就白一分。

当李干说完最后一句时,崔敏已经面如金纸,嘴唇哆嗦着,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他是个文人,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这篇檄文的分量。

这哪里是告万民书!

这分明是一封讨贼檄文!一封要颠覆一个皇朝的檄文!

写了,他就是从龙之臣。

可万一……

万一萧羽败了,他就是天下第一的逆贼!要被凌迟处死,株连九族!

“不……不……老朽不敢……”崔敏拼命地摇头,泪水和鼻涕糊了一脸,“此乃传国檄文,非人臣可写,老朽不敢,老朽不敢啊!”

李干的眼神,冷了下来。

他缓缓拔出腰间的横刀,雪亮的刀锋,映出崔敏那张惊恐绝望的脸。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