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瑶上前行礼。
“免礼。”皇帝语气和煦,“常宁此番北地之行,招降叛军,剿灭逆党,功劳卓著。前些日子因追剿残党事务繁忙,因而未能及封赏,今日朕给你补上!”
皇帝摆了摆手:“钟意——”
“是。”钟意上前,展开诏书,朗声宣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常宁郡主孟氏阿瑶,北疆惊变之际,挺身而出,智定擒贼,功不可没。特加封为……”
钟意顿了顿,瞥了孟瑶一眼,继续道:
“特加封为‘常宁昭懿郡主’,赐金册玉印,增岁禄千石,世袭罔替!并赐黄金万两,白银十万两,锦缎百匹,皇庄两座,加自募卫队五百!追封其母宋氏为正一品诰命夫人,立功德坊于故里。钦此!”
阿福怔住。
急忙看向跪在殿中的孟瑶。
此前,他分明听见圣上在拟旨时,说的是“护国郡主”!
怎的宣旨时,竟成了“昭懿”?
“昭懿”者,贤淑柔美、德容并茂,虽然也是盛赞女子的溢美之词。
但却与郡主此番功绩无关。
远不如“护国”“英勇”等封号合适。
阿福心中一沉——定是方才秦枳等武将面见之后,陛下临时改变了主意。
可孟瑶神色未变,仿佛早在意料之中。
她俯身领旨:“臣女谢主隆恩。”
她的平静,反让皇帝微觉尴尬。
他轻咳一声,掩饰过去。
“朕记得,常宁出征前,曾对朕说过,若此行成功,便许你一个心愿。如今你功成归来,该由朕兑现。”
皇帝目光炯炯,似欲以此收拢人心。
孟瑶眸光一闪。
当初求得一个承诺,本意是为了三叔一家。
谋反乃是灭族重罪。
若陛下执意株连,唯有借此心愿保全。
好在,如今陛下不仅没有连坐,还亲派使臣去青阳书院褒奖三叔大义。
既保住了三房的性命,也挽救了三叔的名声。
如今既然陛下重新提起,怕是为了避免她心生怨怼,弥补一二。
既然如此,那这个“心愿”,倒不可白白浪费了。
近日最为让她困扰之事,乃是她与楚墨渊的婚期将近。
她本就不擅与宗室朝臣的女眷周旋,更不屑于后宅争斗,因而一直心生退意。
只是一想到先前是自己为了利用他,逼他求来赐婚。
再加上,又知道了他对自己的种种付出。
她不是铁石心肠之人,亦有些动容。
可是,今日圣旨一出,其中的“昭懿”二字让她瞬间清醒过来。
这世道赋予女子的,只能是困于后宅,相夫教子。
这样的人生,她无法接受。
于是,她稳了稳心神,缓缓开口:
“臣女确有一愿。”
“臣女自幼长于军中,舞刀弄枪,粗鄙成性,实在无法操持后宅。臣女……”
话未说完,殿门忽被推开。
一名小太监跌跌撞撞的闯了进来,满脸惊惶:
“陛下,不好了!皇长子殿下他……他在后殿突然晕倒了!”
皇帝霍然起身,面色大变。
顾不得孟瑶的话只说了一遍。
“传太医!快传太医!”
他疾步走来,衣袖翻飞,匆匆往殿外而去。
御书房内,只余孟瑶和一众太监。
她缓缓抬起头,看着皇帝匆忙离去的背影。
楚墨渊那厮晕的不早不晚!
她丝毫不掩饰自己的咬牙切齿:
“楚墨渊!你给我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