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其他小说>五朝首辅,老朱说大明没我得散> 第117章 三朱不祥的预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7章 三朱不祥的预感。(1 / 2)

第117章三朱不祥的预感。(第1/2页)

【四年战火,耗尽了洪武朝积攒的国力,也让无数将士,埋骨沙场。】

【永乐大帝,最终坐上了龙椅。】

【但他接手的,是一个满目疮痍,百废待兴的烂摊子。】

天幕上的画面,如走马灯般飞速闪过。

朱棣登基,迁都北平,五征漠北,七下西洋,编纂永乐大典……

一桩桩,一件件,只是,当天幕的镜头扫过朝堂时,壮年朱元璋时空的人都敏锐地察觉到了一丝不对。

【然而,对于这个平行世界的大明而言,一场艰难的内战,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真正致命的危机,在永乐登基之后,才缓缓拉开序幕。】

【第一,没有了木正居的格物院,就没有了科技的飞跃。】

天幕画面中,出现了两组对比。

左边,是主世界大明神机营装备的野战火炮与遂发火枪,炮弹呼啸,火光冲天。

右边,是平行世界大明军队依旧在使用的火门枪与红衣大炮,操作繁琐,装弹极慢。

【大明的军事优势,在原地踏步,而大明的边境,始终承受着来自北方草原,和东南倭寇的巨大压力】

【第二,没有了木正居的海外分封,就没有了后来的澳洲自治区。】

画面切换。

左边,是主世界中,汉王、赵王的庞大舰队,满载着人员和物资,扬帆远航,在新大陆开辟出新的家园。

右边,是平行世界中,朱棣看着空荡荡的地图,为如何安置那些战功赫赫、却又心怀鬼胎的兄弟藩王,而愁眉不展。

【大明,失去了一个广阔的战略纵深,失去了一个文明的“容灾备份”。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了同一个篮子里。】

【第三,也是最致命的一点。】

【没有了木正居这个‘粘合剂’和‘平衡者’,文官集团与武将勋贵之间的矛盾,从永乐登基的那一刻起,就变得不可调和。】

画面中,文渊阁内,内阁大学士们唇枪舌剑,为了政见不同而互相攻訐,面红耳赤。

五军都督府里,武将勋贵们聚在一起,喝着闷酒,大声咒骂着那些“就会动嘴皮子”的酸儒。

【文官集团与武将勋贵,这两大帝国支柱之间的裂痕,日益加深。】

【党争的阴影,从永乐朝开始,就从未散去。】

【在主世界,木正居以其超然的地位和无与伦比的威望,一手缔造了“木党”,将文武两派的力量,强行整合在了一起。所有人都必须在他的规矩下玩游戏。】

【他就像一根定海神针,镇压着朝堂之上、两京一十六省之下的一切暗流。】

【而在没有木正居的世界,永乐三代在世时还能勉强维持着脆弱的平衡。】

【整个大明,就像一艘外表华丽,内部却早已锈迹斑斑的巨轮。】

【它在永乐大帝这位雄才大略的船长掌舵下,乘风破浪,开创了万国来朝的盛世。】

【但是,船体深处的锈蚀,却在不断蔓延。】

【所有人都不知道,它还能在这片波涛诡谲的大海上,航行多久。】

【而那阵足以将它掀翻的风浪,很快……就来了。】

天幕的画面,陡然一暗。

【宣德十年,宣宗皇帝朱瞻基,驾崩。】

【年仅八岁的皇太子,朱祁镇,继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17章三朱不祥的预感。(第2/2页)

【八岁的天子,懵懂无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