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成绩出炉,商定排名(1 / 2)
第179章成绩出炉,商定排名(第1/2页)
次日中午。
解熹正和陆渊一起在值房用午饭。
刚放下筷子,就有书吏送来一叠试卷。
“大人,甲组、丙组、丁组送来十几份诗词卷,皆评为‘上优’,请您过目。”
“十几份?”
陆渊有些惊讶。
“诗词一项,竟有如此多的‘上优’?”
解熹接过那叠试卷翻看起来。
十几份卷子。
清一色的“上优”评定。
他一份份快速浏览过去。
这些诗词,都是以“春、草、雨”为题。
内容符合题意。
辞藻不可谓不华丽。
意象不可谓不精巧。
“莺啼柳浪”、“草色入帘”、“杏花微雨”……
一派花团锦簇。
写尽了春日的旖旎风光。
解熹看了几份,眉头便渐渐锁了起来。
他拿起一份,指着其中几句。
“你看。”
他对身旁的陆渊说道。
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嘲讽。
“一说到春花秋月这些东西……”
解熹的眼神扫过那些华丽的词句。
“这些学子的水平就直线上升。”
他的手指在卷面上敲了敲。
“写得花团锦簇,一个比一个好。”
陆渊凑过来看了看那几首词。
确实精致,评为上优一点问题都没有。
但他明白解熹的意思,苦笑着点头:
“是啊,确实是锦绣文章。”
语气却明显带着些复杂。
解熹放下那份卷子,又拿起另一份。
上面写着“春草碧色,春雨如酥”。
他重重哼了一声。
将卷子丢回那叠“上优”之中。
“可一遇到民生疾苦。”
“就像无头苍蝇一样,不知所谓。”
解熹的声音陡然转冷,带着深深的忧虑。
他想起那些面对赋文题“哀民生之多艰”时,抓耳挠腮、唉声叹气的考生。
陆渊沉默着,表情凝重。
他知道解熹说的都是事实。
策论和赋文。
那些真正需要关注现实、体察民情的题目。
高水平的答卷凤毛麟角。
而一到诗词,尤其是风花雪月的题目。
立刻百花齐放水平飙升。
“这样下去……”
解熹的声音低沉而严厉。
“科举是要出大问题的!”
“若选拔出的都是这般只知吟风弄月、不闻民间疾苦的‘才子’……”
解熹的语气带着痛心。
“如何为官一方?如何牧养百姓?”
科举取士本是为国求贤。
若只重文采风流。
忽视经世致用和对社稷民生的关怀。
那选拔出的不过是精致的风流文人。
于国于民又有何益?
“解公所虑深远。”
陆渊叹了口气,眉眼间有些讪讪之色。
任何人都可以抨击这个体制,但唯独连中五元被点为榜眼的他不能说。
因为他就是这个体制的最大既得利益者。
如果不是连中五元加殿试榜眼的名头。
他又如何能在三十五岁的年龄就当上江南道按察司佥事。
解熹看了一眼坐立难安的陆渊,爽朗地笑了:
“哈哈哈,云生,我不是说你,你的能力我是知道的,绝非此类人。”
陆渊的脸色这才稍微正常了一些。
解熹收敛情绪,继续判卷。
他终究是主考官需要秉持公正。
不能因个人好恶苛责这些按题作诗的学子。
他重新拿起朱笔一份份翻阅那些诗词卷。
严格按照文采、意境、格律、扣题一项项考量。
“罢了。”
解熹最终摇摇头。
“虽有取巧之嫌,但写得不差,标准在此,老夫也不能刻意打压。”
他提起笔在那些诗词卷的卷首。
依照其本身的水准均批下“上优”。
批阅之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