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所长瞬间反应过来,猛地一拍额头,语气带着歉意:“哎哟!你看我!一讨论起来就忘了时间!林研究员是在会议室,我们正在开项目研讨会,可能手机静音了。周书记您放心,我马上让她回去!”
“不用急,安全第一。我只是联系不上她,有点担心。”周砚深语气缓和,“她现在身体情况特殊,还麻烦刘所长多关照,别让她太劳累。”
“明白明白!这是我的疏忽,我这就安排会议结束,让她赶紧回家休息。”刘所长连声应承。
挂断电话,刘所长回到会议室,拍了拍手,打断了正在激烈辩论的老李和陈教授。
“各位,先停一下。”他脸上带着一丝歉意和果断,“今天讨论到这里,时间不早了,大家先回去休息,让脑子也放松一下。这个问题很重要,我们明天上午九点继续。”
众人一愣,脸上都写着意犹未尽。
老王甚至主动说:“所长,我不累,这个问题不搞清楚,我回去也睡不着,要不我们再……”
刘所长摆摆手,语气温和却不容置疑:“老王,磨刀不误砍柴工。大家都需要时间消化和独立思考。今天先到这里,都回家好好休息,明天思路更清晰。”
这时,林窈也才恍然惊觉时间,拿起手机一看,竟然已经晚上九点多了,屏幕上还有周砚深的未接来电,心里顿时有点发虚。
她站起身,对大家歉意地笑了笑:“所长,各位老师,那……我就先回去了。”
“快回快回,路上小心!”老秦连忙说。
“林工慢点,明天见。”张巧也冲她摆手。
其他人也纷纷从激烈的学术状态中回过神来,向她道别:
“拜拜,路上注意安全。”
“明天继续!”
林窈收拾好东西,一边给周砚深回电话,一边快步走出会议室。
“喂,砚深,我刚开完会,手机静音没听见。”她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但更多的是一种亢奋。
“在门口等你。”周砚深言简意赅。
林窈走出大楼,果然看见那辆熟悉的黑色轿车停在路边。
周砚深下车迎了上来,接过她手里的包,借着路灯仔细看了看她的脸色,眉头微蹙:“怎么这么晚?累不累?”
“有点累,”林窈老实承认,任由他揽着自己走向车门,话匣子却打开了,“但是现在很兴奋!砚深,我们今天发现了一个之前完全没预料到的问题……”
坐进温暖的车厢,林窈系好安全带,便开始迫不及待地分享今天的“重大发现”,从数据异常讲到模型修正,再到可能产生的“抑制平台期”和“挤出效应”。
周砚深专注地听着,偶尔在红灯时侧头看她一眼,眼中带着欣赏。
等她告一段落,他才沉稳开口:“发现得很及时,意义很大。这说明你们的模型真正活起来了,开始捕捉到现实经济的复杂脉搏。”
林窈靠在椅背上,长长舒了口气,感叹道:“是啊。以前在事务所,也知道一个政策实施需要经过多方验证考虑,但直到自己亲身参与进来,才真正体会到,一个政策的落地实施,远非一纸文件那么简单。它简直是一场精密、复杂且充满互动的系统工程。”
她顿了顿,寻找着合适的比喻,“怎么说呢?感觉制定和落地一项政策,就像设计和建造一座跨海大桥。有宏伟的蓝图,有复杂的力学结构,还要考虑水文、气候、地质各种因素。
而我们现在的跟踪评估和模拟,就像是在风洞和水槽里进行模型测试,收集数据,发现应力集中、共振频率不对等潜在风险。”
周砚深微微颔首,深邃的眼眸中掠过一丝笑意,接口道:“比喻得很贴切。在图纸上,大桥完美无缺。但在现实世界中,它会遇到风浪、地震、材料疲劳,它会像我们预想的那样工作吗?会有哪些意想不到的后果?这些都需要你们这样的人,在‘施工’前甚至‘施工’中,去反复验证、预警和优化。”
他语气肯定地继续说:“所以,你们现在正处在‘发现设计风险’的核心环节,这非但不是坏事,反而是整个流程中价值最高、最体现专业性的环节之一。
它避免了可能出现的‘豆腐渣工程’和政策‘烂尾楼’,确保了公共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政府的公信力。”
林窈侧头看着他被窗外流光勾勒出的清晰侧脸,心中的那点疲惫被巨大的成就感和认同感驱散,嘴角扬起一个明亮的笑容:“听你这么一说,那我更应该为今天的发现感到自豪了。”
“当然。”周砚空出一只手,轻轻覆上她放在膝上的手,声音低沉而温暖,“现在你们不是在走繁琐的流程,而是在亲身参与和塑造一个负责任的、科学的现代治理体系。
这座‘桥’能否稳健地屹立数十年,正取决于此刻你们发现的每一个‘应力集中点’和为之付出的每一分努力。”
他握了握她的手,语气转为不容置疑的温柔:“不过,再重要的‘大桥’,也需要设计师好好休息。现在,我们回家。”
林窈感受着手心传来的温度,心中一片宁静与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