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其他小说>吾乃崇祯,续命大明> 第一卷 第42章 何必将军是丈夫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卷 第42章 何必将军是丈夫(2 / 2)

那副曾让他骄傲的铠甲,如今成了逃命的累赘。

孙传庭斩敌两千,缴获粮草辎重无数,还有蜀王遗下的厨子与侍女。

“报巡抚朱燮元,接收辎重,”

孙传庭吩咐完,带人再追蜀王。

此刻,秦良玉终于明白陛下派沈星来的用意。

这人不靠武力,而靠算计。

蜀王虽走,但成都还在。

沈星仅凭一支商队与一千两银子,便让守城的将领放下防备。

白杆兵伪装为护卫,趁夜夺门。

当秦良玉率主力赶到时,城门已开,成都易主。

而蜀王四天狂奔三百里,终于望见成都时。

只见城头立着的是秦良玉。

他看了一眼,二话不说,转身再逃。

蜀王知道,一切都完了。

这时,孙传庭追上。

他命人驱赶蜀王一行向北。

让他去陕西,与那位在渭南城头飘荡的秦王作伴。

于是,蜀王在大军的“护送”下,带着残余的一千多人,步入了陕西的地界。

孙传庭终于见到了这位名满大明的传奇女子,老夫人秦良玉。

她的名字,早在万历年间便震动朝野。

那时杨应龙叛乱,秦良玉随丈夫马千乘出征,一战成名。

马千乘战死后,她接过丈夫的兵符,亲自领军出战。

天启元年,辽东危急。

沈阳、辽阳相继失陷,朝廷急调秦良玉北上。

兄长秦邦屏、弟弟秦民屏率数千白杆兵先行,秦良玉随后带主力赶赴辽东。

浑河之战,白杆兵几乎以血肉打崩了建奴的攻势,令后金震惊。

但白杆兵几乎战至灭尽,秦邦屏阵亡。

辽东战火刚休,奢崇明又在重庆起兵。

老夫人率残部疾返四川,再次披甲上阵。

崇祯三年,皇太极围京,秦良玉奉诏再出川勤王。

事毕,复回四川平乱。

崇祯七年,张献忠攻陷夔州,她又奉旨出征,一举重创叛军。

崇祯十七年,白杆兵已耗尽,她以七十高龄率数千新兵再赴夔州,终不敌十余万叛军。

明亡之后,她仍守诏书,拒不降敌。

顺治五年,七十五岁的秦良玉病逝。

至死,仍在奉诏。

至死,仍自称大明女将。

至死,仍为明臣。

孙传庭快步上前,郑重行了一个晚辈礼。

“晚辈孙传庭,见过老夫人!”

他心中肃然,打心眼里敬佩这位女将。

早在启程前,陛下交代他,“入川,代朕为老夫人执晚辈礼。”

那一刻他便明白,老夫人在陛下心中的分量。

你为辅,一切以老夫人为主。

孙传庭取出一幅卷轴,“老夫人,陛下命末将带此奉上。”

当秦良玉展开那幅字,所有人的呼吸都停住了。

学就西川八阵图,鸳鸯袖里藏兵符。

由来巾帼甘心受,何必将军是丈夫。

落款,朱由检。

不是崇祯,而是皇帝亲笔以本名署之。

老夫人怔住,随即双膝跪地,泣声道:

“臣,秦良玉叩谢陛下隆恩!”

白杆兵们热泪盈眶。

那些在战场上从未退后一步的土家汉子,此刻哭成一片。

陛下记得他们。

大明没有忘记他们。

孙传庭拱手禀道,“老夫人。

陛下拨银八十万两、粮四十万石,由洪承畴将军从陕西运川。

末将麾下两万兵卒,尽听老夫人调遣。”

钱、粮、兵,皆至。

秦良玉不再孤军,西南终于迎来转机。

锦衣卫与东厂早已渗入西川。

四川巡抚朱燮元得旨后,面对京城方向连连叩首。

圣旨明言:

四川循陕西之法,丈量王田,清查赋粮,以贷银售田予民。

四川地沃粮丰,气候宜农,成都自古称天府之国。

问题不在天灾,而在地不在民手。

朱燮元兴奋到热泪盈眶。

袁阁老已启程,自陕西入湖广,再往四川推行赈灾之法。

几月之内,西南可安。

“有救了。”

朱燮元低声喃喃,泪流满面。

“西南有救了……”

与此同时,陕西的局势已彻底改观。

赈灾、平田、以工代赈齐头并进。

百姓受雇修渠筑堤,工部技师与民协力,开湖、架水车、引地下水灌溉。

陕西大地,一派热火朝天。

郭允厚督工稳健。

史可法与袁可立从举子秀才中选出清廉基层官员。

猛如虎奉命护送袁可立入湖广。

他带来十名亲卫皆是自幼结义兄弟,送给袁可立做护卫。

袁可立笑着摇头,推辞不受。

猛如虎以为袁可立怕他是异族,所以才不接受。

连忙解释。

“阁老,我等虽为达官(汉化蒙古后裔),但忠于大明,愿护阁老安全。”

“傻小子,陛下敢让你镇守陕西,这信任还不够明白吗?”

他望向远方。

“杀我无用。天下之势,已非人力可逆。

好好守住陕西,将兵练精。将来北伐,用兵之时,定有你一席。”

说罢,袁可立登车而去,英国公张维贤与锦衣卫、东厂番子留下坐镇。

……

陕西府谷县,地小兵稀。

昔日边军穷得叮当响,连饷银都难得一见。

如今不同了。

陛下命补全旧饷,军饷翻倍,军人地位大涨。

赈灾、斩贪、诛秦王的消息传来,人人心中燃起久违的希望。

一个年轻的士兵仰面躺在草堆里,长长吐出一口气。

“好日子……要来了。”

他很普通。

却又不普通。

他叫王嘉胤。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