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其他小说>三国从颍川开始逐鹿九州> 第七十五章 南中风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十五章 南中风云(1 / 2)

第七十五章南中风云(第1/2页)

成都陷落的消息,如同在平静了太久的死水中投入了一块千斤巨石。那激起的滔天浪涌与震耳欲聋的轰鸣,在益州中心尚未完全平息,其裹挟着权力更迭、命运无常的冰冷余波,便已沿着蜿蜒的江河、险峻的古道,以一种不容置疑、无可阻挡的态势,迅猛而执着地向着帝国最南端——那片被称为“南中”的广袤、神秘而桀骜的土地,扩散而去。

五尺道,这条开凿于秦汉时期、连接蜀地与南中的生命线,在秋日晦暗的天光下,更像是一条缠绕在无尽群山腰间的、奄奄一息的灰色巨蟒。路面由不规则的石块勉强铺就,狭窄处仅容一人一马通过,一侧是刀削斧劈般的悬崖,云雾在下方翻滚,深不见底;另一侧则是湿滑布满青苔的岩壁,不时有渗出的山泉将路面弄得泥泞不堪。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水汽、腐烂植物的腥气,以及一种南方山林特有的、带着甜腻感的瘴疠气息,吸入肺中,让人头晕目眩。

就在这条危机四伏的古道上,一支队伍正以一种近乎爬行的速度,艰难地向南跋涉。

这支队伍,与其说是军队,不如说是一群刚从地狱边缘挣扎出来的游魂。人数不过三五百,个个衣衫褴褛,甲胄破损不堪,沾满了干涸的泥浆和暗褐色的血渍。他们面黄肌瘦,眼窝深陷,嘴唇干裂起皮,许多人身上带着或轻或重的创伤,简单的包扎下,仍有血水渗出,吸引着嗡嗡作响的山蝇。他们的眼神大多麻木、空洞,只剩下求生的本能驱使着沉重的双腿,每一步踏在崎岖的石道上,都发出拖沓而疲惫的声响,伴随着粗重得如同风箱般的喘息。

队伍的最前方,那个拄着一根临时砍伐、粗糙不堪的竹杖,深一脚浅一脚艰难前行的身影,正是曾经名动天下的左将军、宜城亭侯刘备。往日里那份仁德宽厚、令人如沐春风的仪态,早已被残酷的现实剥离殆尽。他身上的袍服被荆棘撕扯成条状,沾满泥污,几乎看不出原本的颜色和质地。头发散乱地披散着,夹杂着草屑和灰尘,原本梳理得一丝不苟的胡须也纠结在一起。面容憔悴蜡黄,颧骨高高凸起,唯有一双深陷的眼眸,此刻却如同两口即将枯竭却仍在燃烧的深井,里面跳跃着不甘失败的火焰和一种近乎偏执的坚韧。竹杖每一次点地,都仿佛耗去了他巨大的气力,他的背微微佝偻着,却始终不肯倒下。

“咳咳……咳咳咳……”一阵剧烈的咳嗽猛地袭来,刘备不得不停下脚步,扶着岩壁,咳得撕心裂肺,单薄的身躯剧烈颤抖,仿佛要把肺都咳出来。一名亲兵慌忙递上水囊,里面只剩下浅浅的一层浑水。刘备接过,小心翼翼地抿了一口,湿润了一下如同着火般的喉咙,然后将水囊递还给亲兵,摆了摆手,示意自己无事。

他的身旁,一左一右,如同两尊虽残破却依旧忠诚的守护神,紧随着关羽和张飞。

关羽那身引以为傲的绿锦战袍,早已被山林间的露水、汗水以及战斗留下的污秽浸染得失去了本色,变得灰暗破败。那部精心打理、垂至腹部的美髯,此刻也沾满了尘土草屑,失去了往日飘逸的光泽,显得干枯而凌乱。他那张枣红色的脸膛上,写满了长途跋涉的疲惫与虎落平阳的落寞,丹凤眼中偶尔开阖,除了对兄长的担忧,更深的是压抑在平静表面下、如同岩浆般涌动的屈辱与怒火。他的青龙偃月刀此刻被当做拐杖使用,刀鞘上满是磕碰的痕迹,但他的手,依旧稳稳地握着刀柄,仿佛随时可以出鞘饮血。

张飞则与关羽的沉默内敛截然相反。他环眼圆瞪,虬髯戟张,如同被激怒的雄狮,口中不住地低声咒骂着,唾沫星子随着他粗重的呼吸喷出:“直娘贼!这鸟不拉屎的鬼地方!路没有路,尽是他娘的石头和烂泥!还有这鬼天气,闷煞人也!等俺老张缓过这口气,定要杀回成都,把刘湛那小儿,还有严颜、张任那帮背主求荣的匹夫,一个个揪出来,剁碎了喂狗!”他的怒吼在空旷的山谷间激起回音,却更反衬出此刻这支队伍的凄凉与无助。他的丈八蛇矛同样成了探路的棍棒,矛尖上甚至还挑着一个小包裹,里面是他们所剩无几的干粮。

“二弟,三弟,再坚持一下。”刘备喘匀了气,声音沙哑得如同破锣,却依旧努力安抚着两位兄弟,“听闻前方……便是牂牁郡地界了。只要……只要找到立足之地,我们……我们就有希望。”

关羽微微颔首,丹凤眼警惕地扫视着周围云雾缭绕、仿佛隐藏着无数危险的山林,声音低沉:“大哥,牂牁蛮夷杂处,各部酋帅素来不服王化,对我等北来之客,恐……敌友难料。需万分谨慎。”

现实远比他们想象的更为残酷。南中,这片土地以其独特而恶劣的方式,考验着这群不速之客的极限。

补给早已断绝。随身携带的最后一点干粮,是发硬硌牙、掺杂着麸皮的粗饼,需要就着山泉水才能勉强下咽。盐巴成了最奢侈的东西,长期的缺乏让许多人身体浮肿,四肢无力。伤病更是最大的威胁。随军的医官早已在混乱中失散或死去,简单的伤药很快用尽。伤口在湿热的环境下极易溃烂化脓,发出难闻的气味,高烧和感染随时可能夺走生命。每天晚上扎营,营地里都弥漫着压抑的**和绝望的气息。

沿途遇到的零星部族村寨,对他们这群形容狼狈、携带兵器的“北来者”抱有极大的警惕,甚至是毫不掩饰的敌意。村民们穿着色彩斑斓但粗糙的麻布或兽皮衣服,男子大多椎髻,纹身刺青,手持简陋的刀矛弓弩,堵住寨门,用刘备他们完全听不懂的语言厉声呵斥驱赶。偶尔有用携带的最后一点金银细软或稍微像样的衣物试图交换食物,也往往被对方用看傻瓜一样的眼神拒绝,或者只能换来极少量的、不知名的块茎或酸涩的野果。

有一次,他们试图靠近一个位于山涧旁、看起来规模稍大的寨子寻找水源,却遭到了密集的毒箭袭击。箭矢从密林深处无声无息地射来,淬着不知名的毒药,中箭者很快口吐白沫,浑身抽搐而死。关羽和张飞勃然大怒,欲要冲杀,却被刘备死死拦住。“不可!我等已是客军,人生地疏,岂能再结仇怨!”刘备看着地上中毒身亡的士卒,眼中满是痛惜与无奈,“绕道!速速绕道!”

张飞气得哇哇大叫,却也只能狠狠一跺脚,命令队伍转向更崎岖难行的山林。这种有力无处使、虎落平阳被犬欺的憋屈感,几乎要让这位莽撞的猛将发疯。

文吏简雍,一个原本风度翩翩的文人,此刻也瘦脱了形,衣衫褴褛,他凑到刘备身边,声音因虚弱而发颤:“主公,如此下去……不是办法。队伍士气低落,伤病增多,若再找不到可靠的栖身之所和稳定的补给,恐怕……恐怕未等魏军追来,我等便要……要葬身在这南荒密林之中了。”他喘了口气,继续道:“必须……必须尽快寻一势力较强的当地豪帅,设法取得其信任。哪怕……哪怕暂时屈身事之,也好过如今这般……如同无头苍蝇般乱撞啊。”

刘备沉重地点了点头,望着前方仿佛永无尽头的、被原始森林覆盖的群山,一股巨大的无力感再次袭来。与这些言语不通、习俗迥异、视他们为入侵者的南中豪帅打交道,其难度与未知的风险,丝毫不亚于面对魏军精锐的追兵。但他没有选择。

“传令下去,加快脚步……寻找……寻找任何可能通往大部落的路径。”他的声音在潮湿的空气中,显得异常微弱。

就在刘备残部于南中东北部的牂牁郡境内苦苦挣扎之际,关于北方剧变以及这支残兵败将零星踪迹的消息,已经像长了翅膀一样,通过各种隐秘的渠道——往来的商队、溃散的蜀军士卒、以及各部族之间古老的联系方式——传遍了南中错综复杂的山山水水,最终汇入了几个最具实力的豪帅耳中。

建宁郡腹地,味县附近,一座依傍险峻山势、完全由巨大青石和粗壮原木垒砌而成的庞大寨落,如同匍匐在山间的巨兽,俯瞰着脚下蜿蜒的河流与有限的平坝。这里便是南中最大、最强悍的豪帅之一——孟获的根基所在。

与中原城池的方正规矩不同,这座寨落充满了蛮荒、粗犷与力量感。寨墙高达三丈,并非笔直,而是依着山势起伏,墙上设有箭楼和瞭望台,插着无数绘制有狰狞兽首或看不懂的符文图案的旗帜。寨内房屋高低错落,多以竹木为架,覆以茅草或兽皮,街道狭窄而曲折,弥漫着牲畜、烟火、草药以及某种发酵液体的混合气味。

寨落中心,是一座格外高大、以数十根合抱粗的完整原木为柱、覆盖着厚厚虎皮和彩色织锦的巨型厅堂,这便是孟获的“王府”。厅内光线昏暗,全靠四周墙壁上插着的熊熊燃烧的松明火把以及中央一个巨大的、终日不熄的炭火坑提供照明。炭火上架着整只的獐子,被烤得滋滋冒油,肉香混合着松烟的呛人气息,充盈着整个空间。

主位之上,铺设着一张完整的、毛色斑斓的猛虎皮。端坐其上的,正是孟获。

此人身形之魁梧雄壮,远超常人,几近九尺,坐在那里便如同一座铁塔。他豹头环眼,鼻梁高挺,一张阔口,虬髯如同钢针般根根戟张,连接着鬓角浓密卷曲的头发。肤色是长年日照风吹形成的古铜色,油光发亮。上身半袒,仅斜披着一张不知名的黑色兽皮,露出岩石般块垒层叠、贲张欲裂的胸肌和腹肌,上面布满了大大小小、纵横交错的伤疤,如同荣誉的勋章。他的头上戴着以黄金和兽骨装饰、插着数根艳丽雄鹰羽毛的皮冠,眼神狂野、锐利且充满了毫不掩饰的桀骜与自信,顾盼之间,自带一股慑人心魄的蛮霸之气,仿佛山林间的天生王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报错(免登录)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