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其他小说>三国从颍川开始逐鹿九州> 第八十四章 孟德归心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十四章 孟德归心(1 / 2)

第八十四章孟德归心(第1/2页)

曹操,这个曾经睥睨天下的枭雄,自官渡惨败、被迫交出权柄后,便被“荣养”在邺城,挂着“太傅”的虚衔,与汉献帝一同,成了魏公政权下最尊贵,也最尴尬的囚徒。

“北方虽定,然若不能妥善安置前朝旧主与曹氏,终究是心腹之患,亦非仁德之君所为。”刘湛缓缓道,目光转向一直沉默的贾诩,“文和,依你之见,该当如何?”

贾诩抬起眼皮,慢条斯理地说道:“曹操,世之枭雄也。其虽败,旧部散布州郡,潜势力犹存。杀之,恐寒天下英雄之心,亦令旧部离心;纵之,则如纵虎归山,后患无穷。唯有……‘驯而用之,置于眼下’。”他顿了顿,吐出四个字:“明升暗控,使其归心。”

刘湛微微颔首,显然对此已有腹案。他沉声道:“拟令:晋曹操为‘安乐公’,增邑五千户,位在诸王之上。赐府邸于洛阳,毗邻魏公府,允其参议朝政,但无具体职司。其旧部夏侯惇、曹仁、夏侯渊等,凡愿归顺者,量才录用,分置于各军、各州,不得集中于一处。曹氏、夏侯氏子弟,皆可入太学或军中效力,一视同仁。”

这道命令,可谓恩威并施。给了曹操极高的爵位和表面尊荣,实则将其置于眼皮底下严密监控。同时,将其旧部分化瓦解,吸收进自己的体系,既利用了他们的才能,又消除了集体作乱的可能。更重要的是,对曹氏、夏侯氏下一代敞开大门,给予出路,这无疑是最大的怀柔,能有效瓦解最顽固的抵抗意志。

“主公英明!”荀攸立刻表示赞同,“如此,既可彰显主公宽仁,又可绝后患于无形。只是……仍需一人,前往邺城,宣示此意,并……‘说服’曹公接受这份‘恩典’。”这“说服”二字,含义深远,需要极高的技巧和威望。

众人的目光,不约而同地再次投向了荀彧。他曾是曹操最为倚重的谋士之一,与曹操关系复杂,由他出面,再合适不过。

荀彧摸了摸鼻子,苦笑一下:“看来,这趟差事,又是嘉的囊中之物了。”他收起戏谑,正色道:“主公放心,嘉知晓分寸。必让曹公……‘心甘情愿’地来做这第一位安乐公。”

邺城,原曹操府邸,现“太傅”府。

府邸依旧宏伟,却弥漫着一种英雄末路的萧索。庭院深深,积雪未扫,几只寒鸦落在光秃的树枝上,发出嘶哑的啼鸣。

书房内,炭火微弱。曹操一身常服,坐于案后,手持书卷,却许久未曾翻动一页。他两鬓已全然斑白,脸上深刻的皱纹里镌刻着失败与岁月的痕迹,唯有那双眼睛,偶尔开阖间,依旧锐利如昔,仿佛能洞察人心。

荀彧在内侍引导下,无声地走入书房,对着那个曾经无比熟悉的身影,深深一揖:“荀彧,奉魏公之命,特来拜见曹公。”

曹操缓缓放下书卷,目光如电,射向郭嘉,嘴角扯出一丝复杂的笑意:“别来无恙。如今你已是魏公麾下第一谋臣,位高权重,怎有闲暇来看我这落魄故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八十四章孟德归心(第2/2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