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其他小说>葬明1644> 第254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54章(1 / 2)

[262小说]:262xs. c o m 一秒记住!

韩复在襄王府遗址转了一圈,选中了一块占地相当可观的地皮。

他想要建的并不是单纯的住宅,也不是那种一层套一层,一进又一进的衙门大院。

而是更加强调功能性,带着点设计感,运用先进技术的一系列大型公共建筑的集合体。

像是他刚才和吕德昌提到的水泥、玻璃等技术,就要运用其中。

钢筋混凝土是现代技术,但水泥不是。

这玩意在古罗马时代就有应用了,当然他们利用的是天然的火山灰形成的凝灰岩。

襄阳府没有这个东西,但用石灰石、黏土、铁矿石就能烧成硅酸盐水泥。

比例韩复不知道,但可以慢慢试。

实验、对比、总结是打开科学的大门。

玻璃同样如此。

而且,水泥这玩意只能自用,但通透的玻璃可是能够出口创汇的。

除了建筑原料的革新升级,新伯爵府韩复打算在保持中式风格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兴建几栋高层建筑。

包括以后襄樊镇的建筑,都尽可能盖楼。

大量新建楼房,不仅是面子工程和看着好看,还会成为推动领地内所有技术革新、产业升级和社会变革的火车头。

古代的生产力是一个很玄学的问题,崇祯富有四海,有着九州万方的基业,但能调动的资源却极其有限,远远不如只有百万人口的后金。

而南明小朝廷,即便是到了永历那会,也有着数省地盘,按理来说,编练出数万直属于朝廷精兵的资源还是有的。

但也始终做不到。

相反,孙可望却能够以云南一省之地疯狂爆兵,一度打得西南局势崩坏,掀起了反清的高潮。

关键就在于资源整合的能力。

抛开孙可望人品不谈,这老哥确实是此中高手。

至于说后来大好的局面被葬送,孙可望固然是直接责任人,但说实话,张献忠的这几个义子,都有着致命的缺陷,很可惜。

韩复估计,襄樊镇短时间内,地盘都会局限在汉水中上游这一块。

要扩张的话,他多半会选择由兴安州入蜀,去抢张献忠死后的大西地盘。

河南、湖南、武昌、江西等地,除非已经有了相当的实力,否则他是不会去的。

这些地方,尤其是湖南、武昌、江西等地,是明清双方交战的主战场。

他韩复苟在襄樊装死的话,可能清廷一时半会还不稀得搭理他,派一个吴三桂盯着就行了,但若是跑到这些地方去揽风雨,那就要成众矢之的了。

地盘有限,那么就要在整合资源上下功夫。

襄樊虽小,但条件可比苦寒之地辽东强多了。

老奴和皇太极用土法都能练出天下无敌的强兵,我韩伯爷两世为人,凭什么不能?

先给我大清来点小小的产业升级的震撼。

建筑工艺的提升,首先就会带来冶金、建材、机械制造、玻璃与化工产业的提升,是可以直接体现到生产力上的。

不过这事得慢慢来,现在襄樊镇的包工头子魏大生,哪里见识过自家大人说的那种富丽堂皇,高大宏伟的建筑啊?

博尔热斯倒是知道,但这小子韩复都怀疑他是不是有恋物癖,只对大口径火炮充满热情,其他的兴趣缺缺。

韩老板兴建伯爵府的宏伟构想,只能慢慢来。

先把水泥厂和玻璃厂搞出来再说,这两项工厂,毫无意外,还是官办民营,空手套白狼。

“一切的一切,还是得搞钱啊。”

韩复点了支香烟,抽了两口,拍着石玄清的大肚皮感慨道:“石大胖,你说你这肚子里面装的,咋就不是钱呢?”

......

“伯爷,咱要不先慢慢来,缓着点?”

中军衙门的签押房内,韩复坐在一张宽大书案的里面,对面是一溜酸枝木座椅,并排坐着丁树皮、张维桢、王宗周和陈孝廉等人。

刚才说话的就是丁树皮。

“怎么缓着点?“

“伯爷,这几日咱一直在算,一个冷兵器的战兵,譬如说长枪手和刀手,入伍之时配发长枪一杆,作价八钱银子,刀手贵些,作价一两五钱;又配发棉甲、铁盔、军服等,再先发给两月月饷作为安家费,如此一来,单兵

招募之成本,就近十两了。火枪兵价格更高,单兵成本差不多是十七两。”

丁树皮手里捧着本厚厚的账册,愁眉苦脸的:“按照大人的规划,扩军三万人的话,光此一项,一次性的花费就是三十八万四千多两银子啊。咱们襄樊营,啊不,襄樊镇的这个,这个白银储备,几乎一下子就要用光了。”

张维桢坐在旁边,他其实也是反对步子迈得这么大的,但此时有丁树皮顶在前面,他就笑眯眯的不说话。

这老小子是参事室总参事,伴随着襄樊营的升格,他的地位空前高涨,像是什么杨士科,早已是过眼烟云,连李之纲都不在话下!

“你继续说。”韩复研究着手里的银票,没抬头。

“卑职的意思是,可以先扩军一万人,六成是长枪和刀手,四成是火枪手,如此只需要十来万两银子便可。”丁树皮道。

“嗯。”韩复还是低着头,随口应了一声。

就当丁树皮以为大人同意的时候,却听韩复忽地大叫一声:“是了,就是这里了,叫本藩一通好处!”

这一声叫,把丁树皮、张维桢和王宗周等人全都吓了一跳。

韩复不理会这帮人诧异的眼神,很是兴奋的将那张银票举起来,递到众人面前,指着其中一处花纹:“看到没有,就是这里,印章中的几个圆点和断裂组成的花纹,平常看了根本不会注意,但实际上,这是银票在制作时候,

就留下的暗号。而这样的暗号,在银票上还有好几处,任你多么高的仿制手段,如果没有注意到这些暗号,那票子再真也是假的。”

众人凑过来一看,见果然如此。

这花纹又隐蔽,又巧妙的被设计在了印章当中,别说一般人了,二般人也不会注意啊。

但,韩大人,咱们现在不是在讨论军费开支的问题么?

韩复如同炫耀宝贝一般,把那张银票给众人传阅了一遍,又美滋滋的收回到了抽屉当中,这才重新抬起头,见到丁树皮满脸便秘的表情。

“哦,丁总管,你刚才说什么来着?”

“......“

“算了,其他事情先放在一边,你先看看这个。”韩复重新拉开抽屉,取出厚厚一沓文书,一股脑的全都推了过去。

丁树皮一看,顿觉天旋地转。

他替韩伯爷管着账,知道如今襄樊镇开销有多大,尽管目前来看,财政还能勉强维持,但想要扩军的话,银子已经远远不够了。

他最近算账算得是愁得不行,从樊城回来以后,就一次也没去过眠月楼,说出去谁敢信?

可在资金缺口如此大的情况下,咱们这位武伯爷,居然还要大搞建设,大办工厂。

几千人的纺织厂啊,一建就是好几座。

这还不算完,还有水泥厂、玻璃厂、建材厂等等,哪一样都是在烧钱,疯狂的烧钱。

看着就肝疼。

韩伯爷胃口太大了,他不住啊。

缓了好半天,才忍不住道:“伯爷,这光是一座纺织厂就得三万两,像是其他水泥厂、玻璃厂、建材厂又得数万两不等,咱们,咱们如今实在没有这许多银子啊。”

张维桢、陈孝廉等人也都是第一次听说韩伯爷要大建工厂,这时齐齐侧目。

心里同一个念头,全都有点理解隋炀帝杨广是怎么把家底殷实的大王朝给造的二世而亡了。

“我说同志们,不要都用这种眼神看着本藩,本藩岂是那等不会算账,好大喜功之人?”

韩复敲了敲桌子:“这个纺织厂,是必须要建的,建好之后可以保障我们的军需,提高我们的战斗力,还可以吸纳流民。其他几个工厂,都有着类似的功能。咱们襄郧一带流民本来就多,这次樊城之战后,缴获了一批,又自

发的从各地涌来一批。这么多人,哪有那么多的地给他们种?没有事情干,自然也没有吃的,到时候,就是一个巨大的不稳定因素。”

“可是,伯爷,咱们现在确实没银子了啊。”丁树皮愁眉苦脸的:“除非您老人家先别扩军了。”

“军队是要扩滴,工厂也是要建滴,至于说银子嘛,这事本藩岂会想不到?这几座工厂,都是采取官办民营的模式,由民间出资,咱们来建设和设定标准。其中最大的一座纺织厂,我已经与吕德昌说好了,他全资出款,三万

两!”

“啊?!”丁树皮、张维桢和陈孝廉同时惊呼出声,表情极为诧异。

好家伙,军需生意这么赚钱的么?吕德昌那个小小布号,这才一年多,都已经到了掏三万银子而不眨眼的地步了么?

他们看不懂,只觉得受到了极大的震撼。

王宗周知道内情,坐在一旁不吭声。

“伯爷,祥云布号与我襄樊镇的生意,都是卑职经手的,此人满打满算不会有超过一万二千两的利润,如何能够出得起这许多钱?”

“很简单,借的。”

𝟚⑥𝟚XⓈ .𝐶o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报错(免登录)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