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其他小说>葬明1644> 第280章 岳王屯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80章 岳王屯(2 / 2)

[262小说]:262xs. c o m 一秒记住!

闲时训练,忙时耕地,养了三百多个兵,没要襄樊镇花一文钱军饷。

“大帅,咱们岳王屯今年年成不错,本来稻米杂粮加起来,能有个一万三四千石的样子,但如今贼兵大股入境,别的屯听说已经有农户被杀的事情,搞得咱们也人心惶惶,卑职担心秋收会受到影响。”只剩下一条手臂的赵登

奎,满脸忧色。

“嗯。”韩复点了点头:“本藩这次过来,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

按照这时普遍的地租,一般都是一半一半,但襄樊镇这边屯户只要上缴四成就行了,剩下的六成可以自留。

也就是说,这一万三千四石的粮食,到襄樊镇手上大概有五六千石,够自己多养三个满编混合步兵局了。

是很可观的一笔收入。

饭后,岳王屯公房的休息室内,韩复靠在躺椅上,身前坐着张维桢等人。

“含章啊,闯军大股西来,围打荆州,现在对咱们来说,可不是一件可以隔岸观火,看热闹的事情了。方才赵登奎的话你也听到了,已经影响到了我等秋收,这是个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张维桢拈着山羊胡,缓缓言道:“伯爷说的是,此事确有些棘手。听说东路顺军日前也到了荆州,两股大军合营,若是攻下荆州的话,咱们南边有了这么个强邻,以后摩擦恐怕少不了。”

“伯爷,要不咱们还是打他们一顿吧,打得他们知道痛了,再坐下来谈,就好说话多了。免得这帮人不知道天高地厚,还整天惦记着咱们的东西。”蒋铁柱一直对武力解决问题的方案很热衷。

“蒋干总,顺军围攻荆州正急,咱们现在去打他们,等于就是帮了鞑子的忙,这是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啊。”张维桢摇头道。

“非止如此。”韩复也说:“如今李过、高一功、田见秀等人,正是不知何去何从的时候,咱们这时与他们交恶,等于是把数十万顺军往鞑子那边推。“

“藩帅,小人听说鞑子湖广总督叫佟养和的,一月数次派使者过去招抚,这荆州要是打不下来的话,没准这些人真有可能投靠鞑虏。”王克圣在韩大人面前,总是弱受般的语气。

“这就是问题的症结所在,我等若是冒然打破平衡,将这几十万顺军推到清廷那边,则荆湖局势势必大坏。”

韩复啜了口热茶,又说:“阿济格六月北返之时,虽任命佟养和做八省总督,但只留下了少量兵马驻防武昌。这些兵马之中,大多还是汉人降兵,真夷极少。佟养和这八省总督,就是个空架子,所以百般想要拉找李过和田见

秀这两路大军。咱们只能将李过往这边拉,而不能将他们往鞑子那边推。”

1645年秋季,湖广的局势非常微妙。

清廷虽然在湖北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伴随着阿济格班师,驻防湖北的清兵实则很单薄。

其实不仅是湖北,整个大江南北,清军的兵力都很单薄。

鞑子胜利来得太快,占领的地盘太多,根本来不及消化,只能大量的起用降将降臣来巩固统治。

具体到湖广而言,李自成虽然身死,但他留下的两路大顺兵马足有几十万人,是一股相当可观的力量。

这股力量,不论是倒向谁,都会立刻打破原本脆弱的平衡。

对清廷来说,如果湖南的何腾蛟、堵胤锡能够有效整合起这几十万顺军的话,那么他们就不是能不能接管湖广的问题了,恐怕都很难在武昌站得住脚。

而若反过来,这几十万大军能为清廷所用,则中南各省顷刻可定,何腾蛟和堵胤锡他们根本就没得玩了。

历史就这样又一次走到了十字路口。

张维桢现在是参事室总参事,韩伯爷的首席幕僚,他也想到了这个问题,思忖着说道:“如此一来,就绝不能让李过他们完全倒向清廷,不然的话即便鞑子不来攻打襄樊,等他们占领湖南之后,我等强敌环同,恐怕很难支

撑。但问题在于......咱们没什么筹码啊。”

“如果鞑子不是鞑子,那咱们确实没什么筹码,但问题恰恰在于,鞑子他是鞑子,那咱们就天然有了枚点数巨大的筹码。”

“伯爷的意思是说,民族大义?”

“是也不是,李过等人未必有多少民族大义,但不愿意剃头是真的。”韩复笑道:“佟养和坚持要李过他们先剃头,这就等于给他自己的招抚工作,平添了很多限制。所以说,多尔衮王爷是咱们的好朋友啊,若不是他脑袋发

昏,我等恐怕连喘息的机会都没有。”

在真实的历史上,多尔衮坚持要汉人剃发易服这件事,对清廷而言,属于本意是坏的,但给执行好了。

从短期来看,尽管这使得鞑子征服中国的难度骤然提高了好几级,使得本来可以传檄而定的南中各省,又坚持了十几年,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差点把航母都给开翻了。

但从长期来看,这个政策将汉人中抵抗最坚决,最不愿意服从清廷统治的那一批人筛选出来杀掉了,反而使得清廷的统治更加稳固了。

不过,在这个世界里,多尔衮的这个政策,确实客观上给了韩复喘息之机,使得韩复有机会举起民族主义的大旗,来争取一切可以争取的力量。

否则的话,韩复再怎么能折腾,也很难玩得下去。

“那咱们更是要和他们坐下来谈的。”张维桢想了想:“不过闯军流寇习气深重,大人身系荆襄百万军民,不可轻涉险地。而若是叫他们到我们这里来的话,估计他们也不敢来。这会面的地点,需要好好思量一番。”

王克圣眼珠子转了转,忽地说道:“伯爷,不如就在这岳王屯见面,谁也不吃亏。

又过了两日,顺军那边以高桂英和李自敬的名义传来消息,说愿意与襄樊总兵靖武伯韩复一晤,共商大计,但会晤地点要在荆州城外的顺军大营。

理由很简单,高桂英、李自敬是君,韩复是臣,理当韩复前去拜见。

高桂英就是李自成之妻高氏,李自敬则是李自成的三弟。

李自成身死之后,李过等人奉李自敬为主,尊高桂英为太后。

(高氏和李自成三弟的姓名,在历史上都没有确切的记载,高桂英和李自敬这两个名字都是讹传,但为了方便叙述,姑且采纳这个说法。)

韩复这边当然不同意,襄樊镇上上下下,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承担起顺军把伯爷扣留不还的责任。

双方互相拉扯了几日,在这个过程中,还又因秋收的问题,占地的问题,以及远安县的问题,爆发过零星的小规模冲突。

到了八月下旬,顺军尽管拼尽全力,百般攻打,但始终拿荆州城没有办法,与修养和那边也密使往来了几次,同样始终没有谈拢。

佟养和诚意很足,承诺顺军归降之后,会将他们安置在荆州、澧州一带居驻,并且他们先前的那些爵位,也一律照旧,清廷统统予以承认。

顺军与襄樊镇往来的时候,韩复这边派来传信的不是百总就是百总,而修养和那边给足了面子,派过来的全是参将、副将,总兵这个级别的。

但双方在不剃头的问题上,始终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以至谈判最终破裂。

佟养和心里也是苦,他很尽力了,但不剃头的事情他根本做不了主,只得眼睁睁看着这么大一块肥肉溜走。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顺军那边终于对与韩复会晤结盟的事情真正积极起来。

又是几番信使往来之后,最终决定于九月初三日,双方在岳王城遗址附近会晤,共商抗清大计。

𝟐 𝟔 𝟐 🅧 𝚂 . 𝐶o 𝐌

章节报错(免登录)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