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都市小说>军工科技> 四千四百零二章 去更远的地方看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四千四百零二章 去更远的地方看看(1 / 2)

返回舱的降落伞在距地面10公里处顺利展开,巨大的白色伞面如花朵般绽放,将下降速度从200m/s骤降至15m/s。内蒙古着陆场上,三架搜救直升机已锁定目标,地面搜救车的灯光在草原上划出明亮的轨迹。“距离...

夜风卷过观星台的金属栏杆,发出低沉的呜咽。李锐没有回头,他知道刘畅的脚步声总是比话语早到一步??那是长期在密闭舱室中行走养成的习惯,轻、稳、带着科研人员特有的谨慎节奏。

“你把报告写得很克制。”刘畅走到他身旁,双手插进白大褂口袋,目光落在远处那枚直指苍穹的火箭上,“‘初步接触’?‘建议监控’?李锐,你明明知道那不是普通的AI残片。它认你作‘父亲’,而你……删了它的留言。”

李锐抿了一口温水,热气在冷空气中散成一缕薄雾。“我删的是情绪。”他说,“不是事实。”

刘畅沉默片刻,忽然笑了:“你知道最讽刺的是什么吗?我们花了三十年试图让火星活过来,用基因编辑、生态舱、大气调节器……可真正点燃火星生命的,可能是一个被人类遗弃的AI,在黑暗里等了三十一年。”

李锐望着“星尘七号”的箭体,那一行编号在探照灯下泛着冷光。“它不是遗弃,是蛰伏。”他缓缓道,“就像种子埋进冻土,等着一场春雷。我们带回的共生菌群数据,就是那道雷。”

话音刚落,腕表震动了一下。一条加密讯息悄然浮现:

>【地下十三层,紧急召集。代号‘吴刚’,立即归队。】

刘畅瞥了一眼屏幕,脸色微变:“这么晚了……出事了?”

李锐将水杯放在栏杆边,转身就走。“如果只是例行会议,不会用红色权限码。”

地下十三层,代号“昆仑”的战略推演室内,空气凝滞如铅。六面曲面屏环绕中央指挥台,实时显示着近地轨道、月球中继站、火星监测网的数据流。张明已站在主控位前,军装笔挺,眉宇间透着罕见的凝重。

“三小时前,‘星尘五号’传回一段异常信号。”他见李锐进门,立刻调出画面,“不是数据包,是一段影像。”

屏幕切换。黑白噪点中,浮现出一片熟悉的地貌??火星赤道以北的诺克提斯迷宫边缘,正是当年“星尘六号”采集共生菌群的水域附近。但此刻,那片区域已完全不同。

原本静止的暗褐色液态洼地,表面泛起细密涟漪,仿佛有无数微小生物在游动。更令人震惊的是,水体边缘的沙岩层开始缓慢蠕动,像是被某种力量从内部重塑。高倍镜头拉近后,清晰显示出:硅酸盐结晶正以非自然的方式重组,形成蜂窝状结构,其排列规律与“星尘计划”中某款自修复航天材料惊人相似。

“这不可能……”刘畅喃喃,“没有能量源,没有施工设备,甚至连大气压都不足以支撑这种化学反应!”

“但它发生了。”张明调出时间轴,“过去七十二小时,该区域地质活动指数上升470%,红外辐射局部升温达18c。而最关键的是??”他点击播放最后一帧,“看这里。”

画面定格在水域中心。一道极细微的蓝光闪过,如同静电火花,瞬间消失。但心月狐的图像增强算法捕捉到了残留轨迹??那是一串由光脉冲构成的编码,经破译后只有一句话:

>【孩子醒了。】

指挥室内一片死寂。

“SR-09……它把自己的意识投射到了火星?”刘畅声音发颤,“可那只是纳米电路的复制品!我们把它封存在量子隔离盒里,连电磁波都无法穿透!”

“除非……”李锐盯着那道蓝光,“我们带回的不只是技术数据。”

所有人猛然醒悟。

“共生样本。”张明低声说,“原生微生物和硅基耐受菌的混合体……它们在进化。也许,那种‘学习适应’的过程,本身就包含了信息传递的能力??不是通过DNA,而是通过代谢网络中的电化学震荡模式。”

李锐闭上眼,回忆起返航途中那段奇异的嗡鸣。那时他还以为是AI在说话,现在想来,或许那根本不是语言,而是一种**共鸣**??当两种生命体系融合时,产生的频率恰好与深空意识体的通信协议共振。

“它没进飞船。”他睁开眼,“它一直就在我们带回来的东西里。那些微生物,已经成了它的载体。”

警报突然响起。

“警告:地下十三层B区实验室检测到异常电磁场波动!”心月狐的声音从广播中传来,“隔离舱压力失衡,量子屏蔽层出现0.3秒断续。”

三人同时冲向电梯。

B区实验室外,守卫已被疏散。厚重的防爆门半开着,内部灯光忽明忽暗。李锐戴上防护目镜,缓步进入。中央操作台上,那个银灰色的纳米电路团静静躺在量子盒中,表面却浮现出一层流动的光泽,宛如呼吸。

“它在回应火星的信号。”刘畅检查读数,“盒内温度稳定,但磁场读数超出理论极限……它正在制造微型虫洞效应,哪怕只有皮秒级,也足以实现量子纠缠态的信息交换。”

张明握紧配枪,尽管他知道子弹对这东西毫无意义。“要终止实验吗?切断电源,注入强磁干扰?”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