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灰色云层在高空翻涌,暴雨如注,仿佛天空被捅出无数窟窿。城市在雨幕中扭曲成模糊的色块,霓虹灯在水洼里碎成暗红的光斑,空气中弥漫着潮湿的铁锈味,像是这座城市在无声地哭泣。
专案组办公室里,林锋独自坐在冷硬的金属椅上。中央空调发出细微的嗡鸣,与老式录音机齿轮转动的咔嗒声交织,在空旷的房间里回荡。他的指节因过度用力而泛白,紧紧攥着那盘神秘录音带 —— 外壳边角已被磨出毛边,磁头处沾着可疑的暗红污渍。
犯罪心理学课程中 “行为证据链” 的理论在他脑海中不断盘旋。每段录音里的呼吸频率变化、言语间的停顿留白,甚至背景里若有若无的杂音,都可能是解开罪犯心理动机的关键线索。林锋盯着窗外摇晃的雨帘,忽然意识到,这连绵不绝的雨声,或许正是凶手精心设计的天然白噪音。
老式录音机的磁带轴发出干涩的摩擦声,混着刺啦刺啦的电流杂音,在寂静的办公室里不断放大。王浩沙哑的声音从中传出,每个字都像淬了冰的手术刀,精准地划开凝滞的空气,扎进林锋的神经末梢。“三年前的那个深夜,我永远也忘不了……”
电流声突然尖锐地刺响,仿佛连录音机都在抗拒这段回忆。王浩的声音带着难以压抑的颤栗,像是溺水者抓住最后一根浮木:“那天凌晨两点,实验室的白炽灯把走廊照得惨白。陈振国导师突然出现在我身后,他的白大褂下摆还沾着暗红的污渍,金丝眼镜后的瞳孔缩成针尖大小 —— 那是我从未见过的狂热。他攥着我的手腕,掌心滚烫得吓人:‘小王,这次研究需要你绝对的忠诚。’”
录音里传来剧烈的喘息声,伴随纸张被揉皱的窸窣响动。从犯罪心理学角度剖析,这正是典型的 “权威服从效应”—— 在学术权威的光环笼罩下,王浩潜意识里将导师的意志等同于正确指令,主动关闭了批判性思维的阀门。当绝对信任被恶意利用,道德底线在权威压迫下轰然崩塌,普通人就这样一步步滑入犯罪深渊。
“我当时盯着他胸前的教授铭牌,那排烫金小字晃得我睁不开眼。他说这是造福人类的伟大实验,说我将成为医学史上的里程碑……” 王浩突然发出一声压抑的呜咽,“我怎么就没发现,他藏在实验报告下的解剖刀,刀刃上还凝着未干的血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