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其他小说>全家夺我军功,重生嫡女屠了满门> 第594章 被封为嫔?皇帝比她爹大五岁!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94章 被封为嫔?皇帝比她爹大五岁!(2 / 2)

沈昭明入殿,未先行礼,反而从袖中取出一卷竹简,高举过头:“儿臣不敢妄言国策,唯有一问,请父皇示下。”

皇帝皱眉:“何事如此郑重?”

“昨日,京郊八岁女童李小荷于问心书院留问:‘若父母之命令我嫁予恶人,我顺从是孝,反抗亦是爱,二者冲突,当如何取舍?’”沈昭明朗声道,“此非一家之困,而是千万女子之心结。若我朝所谓‘孝道’,必须以女性终身痛苦为代价,那这孝,还是不是道?”

满殿哗然。

礼部尚书出列怒斥:“竖子妄言!婚姻自有父母之命,岂容孩童置喙?此等言论,实乃败坏纲常!”

沈昭明不退反进:“那请问尚书大人,若您女儿被许配给杀人犯,您也会逼她出嫁,以全‘孝道’吗?”

老臣语塞。

皇帝沉默良久,终于开口:“朕年少时,也曾被迫娶不愿娶之人。二十年夫妻,相敬如冰。若当时有人问我‘这是否正确’,或许……我会早些醒悟。”

他抬眼看向儿子:“你母妃临终前对我说:‘别让孩子重复我们的错。’你今日之问,虽悖于古礼,却合乎人心。朕准你开设‘婚自主试点’,三州试行五年,观其成效。”

群臣震惊,然无人敢再言。

退朝后,沈昭明独行宫苑,忽见一老宦官捧着一只旧木盒缓步而来。打开一看,竟是当年林晚舟轮椅上的铜铃,铃身斑驳,刻着两字:**慎问**。

“这是她在问心司最后一天留下的。”老宦官低语,“她说:‘有一天,当人们不再害怕提问,这个铃就该响起来了。’”

沈昭明双手接过,轻轻一摇。

叮??

清音袅袅,惊起枝头寒鸦。

同一时刻,岭南山村,那个曾说出“整个村子都瞎了”的瘦弱男孩,如今已是县学教谕。他站在讲台上,面对一群新生,问道:“你们知道,为什么我们要每天念那三句话吗?”

学生们齐声回答:

“我有权怀疑,哪怕对象是皇帝。”

“我可以不同意,只要我说出理由。”

“我不必立刻相信,我可以等待证据。”

他点头,又问:“如果有一天,官府说这三句话扰乱民心,要禁止诵读,你们会怎么做?”

教室一片寂静。

半晌,一个女孩举起手:“我会把它编成歌,在夜里悄悄教给弟弟妹妹。”

男孩笑了。他走到窗前,推开木棂。春阳洒落,照见远处山梁上新建的“问心碑林”??那里刻着十年来民众提出的最具挑战性的问题,如同一道蜿蜒的思想长城。

而在东海渔村,“警音队”正培训新一代青年使用“辨惑笛”。一位老渔民抚摸着仪器,感慨道:“十年前,我们怕声音;现在,我们懂声音;将来,我们要用声音保护沉默的权利。”

深夜,沈砚独坐书房,展读各地简报。他老了,视力衰退,需借放大镜才能看清字迹。但当他看到敦煌“问心亭”传来的照片??墙上新添一句稚嫩笔迹:“老师说太阳从东边升起,可我想亲眼看看”??他竟笑出了眼泪。

他提笔,在《十年志》末尾添上最后一段:

>“他们以为我们追求的是答案,其实不然。

>我们所争的,不过是一个孩子敢于抬头看天的权利。

>只要他还愿意问:‘真的是这样吗?’

>那么,无论多少暗流涌动,多少旧影复还,

>这个国家,就还有救。”

窗外,童问钟再度响起。

咚??铛??鼓??

三音和鸣,穿越晨雾,洒向千家万户。

某户人家,母亲正哄孩子入睡。小儿忽问:“娘,为什么坏人有时候也说自己是好人?”

母亲一愣,随即微笑:“因为真正的坏人,从不承认自己坏。所以你要学会听话里的声音,看笑容背后的影子。”

小儿似懂非懂,抱着《问心绘本》沉入梦乡。

梦中,他看见一位坐着轮椅的女子站在山顶,手中握着一支燃烧的笔,正在天空写下无数个“为什么”。火光映照大地,万物复苏。

而在帝国最南端的小岛上,那位曾预言“人类终将回来求沉默”的盲人乐师坟前,不知何时多了一块石碑,上书:

>“你说得对,我们渴望安静。

>但我们更怕,在安静中失去了说话的勇气。

>所以,请原谅我们选择吵闹。

>因为我们宁可嘈杂地活着,

>也不愿宁静地死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