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历史小说>从部落打架到王朝争霸的千年逆袭> 第107章 提线木偶的帝王悲歌:刘志与梁冀的二十年权力绞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7章 提线木偶的帝王悲歌:刘志与梁冀的二十年权力绞杀(1 / 2)

和平元年的洛阳宫,春寒料峭,刘志盯着梁太后的灵柩,指甲深深掐入掌心。这位临朝听政十三年的顺烈皇后终于薨逝,灵幡在春风中猎猎作响,像极了梁冀专权的阴影终于褪去一角。他想起去年在梁府被迫观兵的场景,梁太后端坐在首座,梁冀腰佩金错刀,眼神如刀般扫过他的脖颈,如今太后一死,那道目光却愈发阴鸷,仿佛在提醒:太后崩逝,大将军的权杖只会更重。

二月的北宫灵堂,檀香混着纸钱味扑面而来,熏得人眼眶发疼。刘志跪在蒲团上,膝盖早已麻木,看着梁冀扶着梁太后的楠木棺椁恸哭,衣摆上的金缕纹在烛火下泛着冷光,哭号声中竟带着几分舞台剧般的夸张。尚书令王敞奉上太后遗诏,他扫过竹简上 "大将军冀辅政如旧" 的朱笔大字,听见梁冀的抽泣突然停止,抬头正撞见对方审视的目光 —— 那目光像淬了冰,刺得他心头一跳。原来太后临终前,早已和梁冀商定,将 "辅政" 二字刻进遗诏,为他织好了新的牢笼。

最讽刺的是葬仪规格。梁冀站在灵前,突然拔高声音:"太后拥立两帝,功比霍光,陵墓当比章帝明德皇后高三尺!" 工匠们立刻忙碌起来,将原本按制度修建的陵墓地基又垫高数尺。刘志看着长安运来的青色墓砖,想起质帝葬礼上被拆毁的长安城砖,那些砖上的 "永初" 年号还清晰可见,如今却要为梁太后的陵墓奠基 —— 梁氏的专权,早已超越了外戚的本分,成了刘氏皇权的寄生体,连先帝的陵砖都要为其让路。

五月的博园,匽贵人的册封大典格外冷清,只有寥寥数名宦官和宫女侍候。刘志看着生母穿上皇后袆衣,那衣料华贵却不合身,母亲的手在绣着龙纹的袖口下微微发颤,想起十五年前在蠡吾侯府,母亲总是穿着素衣在庭院里种桑养蚕,教他读《诗经》。如今她颤巍巍地接受朝拜,背后却是梁冀的冷笑 —— 册封诏书下达当日,梁冀便 "建议":"博园离宫太远,皇后宜居南宫。" 他明白,这是在切断他与母族的联系,就像剪断木偶的一根线,让他更难挣扎。

更让他窒息的是官员任免。司徒张歆因在朝堂上反对梁冀增加封邑,次日便被弹劾 "诽谤重臣",罢官归家。新上任的司徒吴雄,是梁冀门下的老学究,每次奏事必先到梁府报备,将奏折内容逐字背诵给梁冀听。刘志试图召见河间旧臣,却发现当年随他入京的幕僚,不是被贬谪边疆,就是 "暴病身亡",朝堂之上,唯有梁冀的靴声格外响亮,每一步都像踩在他的心头。

元嘉元年的夏天,任城、梁国的饥荒达到顶点。刘志从北宫城墙上望去,难民如蝼蚁般涌入洛阳,衣衫褴褛,扶老携幼,护城河漂着饿死的尸体,竟被野狗分食。他想起去年九江大疫,光禄大夫带着医药队出城,却被梁冀的私兵截留,医药被运往梁氏庄园,说是 "大将军府需防疫"。此刻诏书里写着 "赈给乏绝,安慰居业",可打开国库,却发现三分之二的粮食都盖上了梁氏封条。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