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历史小说>堪破三千世相> 第12章 金石录里辨龙蛇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章 金石录里辨龙蛇(2 / 2)

项元汴发现,古画的虫蛀痕迹暗合星象。某日,徽商献上李成《寒林图》,虫眼排列似北斗七星。项氏却泼茶污画,虫洞遇水膨胀成浑天仪图案:“李营丘作画时,北极星尚在勾陈位,岂有今日星图?”原来他通晓岁差(注:地球自转轴缓慢变化导致星位移动),以此辨画,百不失一。

高士奇更从蠹鱼(书虫)粪便断代。他将虫粪溶于水,观其沉浮:宋纸虫粪多沉,因纸浆含檀皮;明纸虫粪半浮,因掺入稻草。某日验黄公望《九峰雪霁图》,见虫粪沉底却带青绿,识破是蓝靛染旧的赝品。

五、墨色中的轮回印

倪瓒作画,必在最后一片苔点上留白。某仿作《容膝斋图》苔点全满,王翚见之大笑:“云林留白处,非为画意,实为验真。”原来倪氏祖籍无锡,苔点留白数应无锡乡试中举人数,百年间岂能雷同?

八大山人的“哭之笑之”签名更藏玄机。某拍场现《荷鸭图》,署款形态逼真。傅抱石却用放大镜发现,真迹“八”字起笔带雀爪痕(朱耷观雀爪悟笔法),仿作仅有狼毫顿挫。这细微差异,恰似《核舟记》所载“技亦灵怪矣哉”。

六、装池里的山河阵

清代藏家梁清标,发明“绫纹验画法”。他装裱五代《丹枫呦鹿图》,特选回纹绫,暗合画面枫叶走向。某日门客携临本求售,梁公瞥见绫纹与枫叶相逆,掷杯为号:“拖出去!”原来仿者只摹画意,未解装池(装裱)之道。

吴湖帆更在画匣设局。他定制的紫檀画匣,榫卯必留半寸空隙。某日见徐邦达送还的《富春山居图》残卷,匣内空隙填满香灰,顿时起疑——真迹存放后会自然落灰,若灰量不符,必遭偷梁换柱。后经查验,临本果然被调包。

结语

《金石录》的烛火摇曳千年,那些钤印、题跋、虫蛀、墨色,早化作鉴藏界的无字天书。赵明诚当年“赌书泼茶”的雅事,细想来何尝不是一场加密游戏?李清照在《金石录后序》中写“人亡弓,人得之”,却未说这“得”字里,藏着多少破译门槛的血汗。

今人观《千里江山图》,只见青绿山水,却不知王希孟在皴纹里藏了十八岁的生辰卦象。米芾当年笑言“书画以韵为主”,这“韵”字,实是千百年来圈内人用规矩与灵性共酿的醇酒——闻香识人,从来不是传说。恰如张岱《夜航船》所言:“天下学问,惟夜航船中最难对付。”而鉴藏的门槛,正是这艘永不靠岸的夜航船。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