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都市小说>阿耶玳,苗语,我们的根> 第64章 被误解的星辰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4章 被误解的星辰(2 / 2)

"按计划是先参观,"龙安心引路,"正好赶上我们的'吃新节'准备活动。"

考察进行得很顺利。杨教授团队对合作社的产品展示赞不绝口,尤其对"十二个太阳"系列果脯的文化包装理念表示欣赏。那个叫小林的女研究生甚至当场买了一盒杨梅脯,说要带回去研究"传统食品的现代转化"。

中午的欢迎宴设在鼓楼前的空地上。长条木桌上摆满苗家特色菜:酸汤鱼、腊肉炒蕨菜、血豆腐...务婆虽然气色不佳,但还是穿戴整齐地坐在主位,用苗语吟诵了一段《迎客歌》。

"太珍贵了!"杨教授激动地打开录音笔,"这是东部苗语方言的活标本!"

龙安心注意到,三个年轻人立刻围上去,录音的录音,拍照的拍照,像发现珍稀动物似的对着务婆一阵猛拍。老人微微皱眉,但没说什么,继续完成仪式。

宴席进行到一半,杨教授突然提出要去看村里的"传统祭祀场所"。龙安心解释真正的"鼓藏节"每十三年才举行一次,平时没有专门祭祀场地。

"那这些是什么?"小林指着务婆银牌上的图案,"看起来很像祭祀场景啊。"

吴晓梅刚要解释,杨教授就抢先道:"这是典型的萨满法器图案!看这个人形,明显是在进行通灵仪式。波浪线代表灵魂之旅,顶部的锯齿纹是雷电象征..."

龙安心和吴晓梅交换了一个困惑的眼神。务婆曾明确说过,银牌上的人形是歌师,波浪线是歌声传播,顶部的纹样则是星辰。

"教授,"吴晓梅轻声纠正,"这个图案其实是..."

"我理解你们的顾虑,"杨教授和蔼地打断她,"民间解释往往带有美化成分。我们学者要从人类学普遍规律出发,看到更深层的文化内涵。"

饭桌上的气氛突然变得微妙。阿公放下酒杯,眯起眼睛盯着杨教授;几个妇女停止交谈,不安地搓着手;务婆则闭上眼睛,仿佛在忍耐什么。

龙安心赶紧岔开话题:"杨教授,尝尝这个糯米酒吧,用古法酿制的..."

下午的考察按计划进行。杨教授团队参观了合作社的生产线、务婆的古歌传习所,还观摩了妇女们的刺绣演示。整个过程,三个年轻人不停地记录、拍照、收集"标本"——一片绣花的线头、几滴酿酒用的酵母,甚至请求收集务婆梳头时掉落的头发。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